先至山阳怀杜挺之

与君同川途,舟发偶后先。 顺风吹我帆,已过飞鸟前。 寄声托飞鸟,微意或可传。 定逢樯上乌,暂向彼留连。 薄暮楚城下,踟蹰问来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山阳:地名。
  • 川途:水路,旅途。
  • 寄声:托人传话。
  • 微意:微小的心意,这里指自己的一些想法。
  • 樯(qiáng)上乌:船桅杆上的乌鸦,常用来象征船的停留之处 。
  • 薄暮:傍晚。
  • ****踟蹰(chí chú):徘徊犹豫,形容内心的迟疑。

翻译

我和你一同踏上这水路行程,开船的时间偶然有先有后。顺风助力吹送着我的船帆,船行的速度竟超过了飞鸟之前。我托飞鸟给你带去我的话,希望我的一点心意或许能够传到。想必飞鸟一定会遇到你船樯上的乌鸦,让它暂时在那里停留。傍晚时分我已到了楚城之下,满心犹豫徘徊着,向过往的船只打听你的消息 。

赏析

这首诗以质朴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诗人思念友人的真挚情感。开篇点出与友人同路却行船先后不同,为下文的牵挂埋下伏笔。“顺风吹我帆,已过飞鸟前”,通过船速之快的描写,展现行程之顺遂,却又生出因速度差距而产生的担忧,担心友人落后。“寄声托飞鸟”一句充满想象力,将思念寄托于飞鸟,传递着难以言说的情谊。“定逢樯上乌,暂向彼留连”进一步细化寄托思念的场景,想象飞鸟会因友人所在之船而停留。结尾“薄暮楚城下,踟蹰问来船”,以黄昏时在城下徘徊询问来船这一画面,将等待友人、悬念未消的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牵挂,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动容。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