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王氏书

先观雍姬舞六幺,妍葩发艳春风摇。 舞罢英英书大字,玉指握管浓云飘。 风驰雨骤起变怪,文鳐昼飞明珠跳。 席客聚立惊且叹,笔何劲健人柔夭。 昔时裴旻能剑舞,丹青助气精神超。 艺虽不同意有会,世事相假非一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雍姬:可能是当时擅长跳舞的女子。
  • ****六幺(liù yāo):又名绿腰,唐代有名的大曲。
  • 英英:这里可能形容书写者姿态美好或有才华的样子 。
  • 握管:握笔。
  • ****文鳐(wén yáo):传说中的鱼名,能飞。这里用来比喻书法灵动。
  • 柔夭:形容女子柔美。
  • ****裴旻(péi mín):唐开元间人,以善剑舞著名。
  • 丹青:绘画。
  • 相假:互相借助。

翻译

首先观看雍姬跳六幺舞,她如同艳丽的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生姿。舞罢之后英英挥笔书写大字,她那如玉般的手指握着毛笔,笔下的字迹如浓云飘动。写字的气势像狂风骤雨般变幻莫测,又像文鳐鱼在白天腾飞,明珠跳跃闪烁。在座的宾客围聚站立,惊叹不已,赞叹这毛笔如此劲健而写字的人却如此柔美。往昔裴旻擅长剑舞,画作借助其气势而精神越发超凡。技艺虽然不同但意趣有相通之处,世间的事物相互借助由来已久并非一朝一夕。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艺术视角,通过描写雍姬的舞蹈和英英的书法,展现出不同艺术形式的魅力与联系。开篇描绘雍姬的六幺舞,将其舞姿比喻为“妍葩发艳春风摇”,视觉形象十分鲜明,为下文书写者的出场做铺垫。转而描述英英书写大字,“玉指握管浓云飘”巧妙地刻画出书写者的姿态和书法的飘逸。“风驰雨骤起变怪,文鳐昼飞明珠跳”以夸张而生动的笔触,写出书法凌厉多变又灵动的特点。用裴旻剑舞为书画增添气势的典故,暗示了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相互交融、彼此助力的关系,升华了主题,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相通之妙的深刻感悟 ,让读者感受到艺术世界相互映衬、博大精深的奇妙。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