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童:指来自楚地的儿童。
- 挈(qiè):提起,拿着。
翻译
楚地的儿童能够捕鱼,是因为居住在水边。他用手去捉鱼眼睛都不看别的,心里知道连水獭都比不上自己。他的鬓角上有浮萍草,点点绿色还很充足。既然拿在手中都没工夫去理会,回来的时候就不要抓取它了。
赏析
这首诗简洁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楚地儿童捕鱼的场景和形象。通过“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表现出楚童捕鱼技术的娴熟和自信。对其鬓角上的浮萍草的描写,增添了画面感和生活气息。最后两句写楚童对浮萍草的态度,从细微处展现他专注于捕鱼的样子。全诗语言质朴,生动地展现了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富有童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
梅尧臣的其他作品
- 《 新霜感 》 —— [ 宋 ] 梅尧臣
- 《 依韵和永叔子履冬夕小斋联句见寄 》 —— [ 宋 ] 梅尧臣
- 《 河阳秋夕梦与永叔游嵩避雨于峻极院赋诗及觉犹能忆记俄而仆夫自洛来云永叔诸君陪希深祠岳因足成短韵 》 —— [ 宋 ] 梅尧臣
- 《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静舍 》 —— [ 宋 ] 梅尧臣
- 《 同道损持国访孔旼处士 》 —— [ 宋 ] 梅尧臣
- 《 和永叔六篇详定幕次呈同舍 》 —— [ 宋 ] 梅尧臣
- 《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 》 —— [ 宋 ] 梅尧臣
- 《 王知章尉河内 》 —— [ 宋 ] 梅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