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童

楚童能捕鱼,乃在水边居。 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 鬓上浮萍草,点点绿有馀。 既挈不暇理,归来莫取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楚童:指来自楚地的儿童。
  • (qiè):提起,拿着。

翻译

楚地的儿童能够捕鱼,是因为居住在水边。他用手去捉鱼眼睛都不看别的,心里知道连水獭都比不上自己。他的鬓角上有浮萍草,点点绿色还很充足。既然拿在手中都没工夫去理会,回来的时候就不要抓取它了。

赏析

这首诗简洁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楚地儿童捕鱼的场景和形象。通过“手取眼不顾,情知獭未如”表现出楚童捕鱼技术的娴熟和自信。对其鬓角上的浮萍草的描写,增添了画面感和生活气息。最后两句写楚童对浮萍草的态度,从细微处展现他专注于捕鱼的样子。全诗语言质朴,生动地展现了生活中的一个小片段,富有童趣。

梅尧臣

梅尧臣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60卷、《毛诗小传》等。 ► 28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