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泫然有感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域志:书名,记载宋朝全国地理的著作。
- 一事无成:什么事情都没有做成,指没有什么成就。
- 老已成:年老之时仍未有所成。
- 岁月峥嵘:形容岁月艰难、不平凡。
- 新雁:初来的大雁,常指秋天的到来。
- 寒初下:指寒意刚刚降临。
- 残灯:将熄的灯。
- 晓尚明:天亮时仍有些微光。
- 丑虏:对敌人的蔑称。
- 正恐:恐怕。
- 属书生:归属于书生,指书生承担重任。
- 行年七十:陆游写此诗时,年近七十。
- 初心在:指年轻时的抱负和志向依然存在。
- 舆图:即地图,这里指国家的疆域。
翻译
我年老时仍一事无成,不能忍受这艰难而不平凡的岁月继续流逝。
新雁飞来,寒意初降,我心中生出了无尽的忧愁;早晨醒来,残灯尚明,我感慨万分。
这天地之间,如何能容忍那些丑陋的敌人存在?我恐怕,建立功名的重任,终将落在书生们的肩上。
虽然我已年近七十,但我年轻时的抱负和志向依然在心中;偶尔展开地图,看到国家的疆域,我不禁泪流满面。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通过描述自己的老年生活和内心的感受,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关切和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首联“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嵘”,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但事业未成的遗憾和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不甘。
颔联“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通过描绘新雁南飞、寒意初降和残灯晓明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和孤寂。新雁和残灯,都是诗人情感的外化,体现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未来的迷茫。
颈联“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诗人将个人情感上升到国家层面,表达了对敌人存在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表达了对书生承担重任、建立功名的期望和信任。
尾联“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诗人虽然年近七十,但初心不改,仍然怀揣着年轻时的理想和抱负。展开舆图,看到国家的疆域,不禁泪流满面,这既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也是对个人理想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背景和国家的命运。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忧国忧民情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