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 楚辞:屈原等人的作品总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
- 不吾欺:即“不欺吾” ,没有欺骗我。
- 更堪:更哪堪,更加无奈。
- 浮家泛宅:指以船为家,到处漂泊。
- 巴酒:指蜀地的酒。巴:古代巴国之地,在今四川东部、重庆一带。
- 蜀巫:蜀地的巫师。
- 解:懂得,知晓。
- 灞桥 :在长安东,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灞(bà)
- 烟柳:笼罩在烟雾中的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
翻译
秋夜我挑亮灯烛诵读《楚辞》,古人的每一句话确实都没有把我欺骗。更无奈的是每当我临水登山赏景之时,恰好正是我以船为家四处漂泊的日子。蜀地的美酒却无法消除我客居他乡的愁恨,蜀地的巫师也只是白白告诉我回家的日期却不能成真。灞桥那如烟似雾的柳林不知有多少,可是又有谁挂念起我这个远行的游子而寄来一枝柳呢。
赏析
这首诗是陆游宦游巴蜀时所作,表达了他浓烈的思乡之情与羁旅愁绪。首联表明夜读《楚辞》,深深认同古人思想,领起下文思乡等情感。颔联以乐景衬哀情,临水登山本为乐事,可此时诗人却是漂泊之人,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漂泊的凄凉。颈联中,巴酒消不了客恨,蜀巫告知的归期又不确定,进一步把愁情推向深处。尾联以灞桥烟柳勾起思念,无人寄柳更显孤独寂寥。整首诗层层深入,将自己怀恋故土却不得归乡的复杂情感,通过多种意象和生动描写一一道出,情真意切,沉郁顿挫,体现了陆游诗歌情感细腻且深沉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