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春晚:暮春时节的夜晚或景象。
- 身百忧:身上背负着许许多多的忧愁。
- 转觉:反而更加觉得。
- 此生浮:这一生好像虚幻不实、漂泊无定。
- 信美:确实很美。“信”,的确,确实。
- 双鬓秋:两鬓变白,如同秋天的景象。鬓(bìn),鬓角。
- 社后:社日之后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
- 一觞一咏:一边饮酒,一边吟诗。出自王羲之《兰亭集序》“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 扶衰:支撑着衰弱的身体。
翻译
五十六岁的我满心都是忧愁,这些年愈发感觉此生漂泊无依、虚幻如梦。山河确实美丽迷人,可故乡却在那遥远的地方;天地似乎无情,不知不觉中我的双鬓已染上了秋霜般的白色。春社过后,燕子就如同归来的游子一般翩翩而至,春天即将过去,花朵也不会为谁而停留。饮酒赋诗一直是我往昔的乐事,不要笑话我拖着衰弱的身体又登上了高楼。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陆游暮年的感慨与复杂心境。开篇“五十六翁身百忧,年来转觉此生浮”直接袒露内心的重重忧患与人生的漂泊感、虚幻感,奠定了全诗忧郁的基调。 “山川信美故乡远,天地无情双鬓秋”,诗人描绘美丽的山川却因故乡遥远而难展欢颜,深感天地无情,岁月使自己双鬓染霜,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融合。
“社后燕如归客至,春残花不为人留”,以春社后归来的燕子和残春时凋零的花朵为景,燕子归来更衬出诗人身为异乡人的孤寂,花朵的匆匆离去象征美好流逝,渲染出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悲哀。
而尾联“一觞一咏从来事,莫笑扶衰又上楼”,即便身体衰弱,诗人仍不改饮酒赋诗的雅兴,再次登楼,既显露出他对往昔生活情趣的坚持,又有一种顽强超脱的精神,在忧思中隐含着不屈与倔强,使诗歌的内涵更为丰富深沉,展现出一个饱经沧桑却依然保持灵魂追求的老者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