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

· 陆游
富贵功名不拟论,且浮舴艋寄烟村。 生憎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樵牧相谙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 晨舂夜绩吾家旧,正要遗风付子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舴艋 (zé měng):小船,常用于江南水乡。
  • 生憎:深感厌恶。
  • 痴人:形容专注于某事,不顾其他的人。
  • 剑痕:剑击留下的痕迹,此处可能象征磨砺或战斗的记忆。
  • 樵牧:打柴和放牧,乡村生活常见的劳作。
  • 争席:出自《庄子》故事,表示彼此关系亲密,能共坐一席。
  • 比邻:邻居。
  • 晨舂:清晨捣米。
  • 夜绩:夜间纺织。
  • 遗风:遗留下来的美好风气或传统。

翻译

对于富贵功名,我无意去谈论,只想驾着小舟,在烟雾缭绕的村庄里漂泊。我讨厌那些骑着快马只顾追随鞭影的人,宁愿像一个痴心于剑术的人,记住每一次剑痕的痕迹。与打柴放牧的村民熟识,我们像朋友般亲密无间,甚至开始商量子女的婚事。每天清晨捣米,夜晚纺织,这是我们家的传统,我正期待能将这些优良的家风传给我的后代。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淡泊名利、向往宁静乡村生活的态度。他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而是选择在自然与淳朴的乡村生活中找到乐趣。通过“生憎快马”和“宁作痴人”,诗人展现了对那些追逐功名之人的一种讽刺,更推崇专注与坚韧的精神。同时,他对邻里关系的描述体现出人情味浓厚的社区生活,以及对传承家族传统和价值观的重视。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流露出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深深眷恋。

陆游

陆游

陆游,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93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