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痛饮狂歌:尽情喝酒,放声歌唱,表达一种不羁的生活状态。
- **负半生:辜负了半生时光。
- **读书击剑:读书指追求学问,击剑本指学剑练武,这里代指想要建功立业。
- **轻词客:轻视文人。“轻”为轻视之意。
- **意气:意志和气概。
- **张酒兵:凭借酒来抗衡,“张”有施展、凭仗之义;“酒兵”,古人认为酒可像兵一样抵御忧愁,所以称酒为“酒兵” 。
- **狂拓戟:尽情挥动手臂做出持戟的姿态,形容姿态狂放。“拓”(tuò),张开、放开。
- **调筝:调试、弹奏筝乐。
- **了得:明白、懂得。
- **吾曹:我们这些人。
- **悠悠:形容时间长久或空间广阔,这里可理解为虚浮。
翻译
尽情痛饮、放声高歌,就这样辜负了自己的半生岁月,读书求学问和仗剑建功业两方面都没有取得成就。在这世俗的风尘中,世人早就轻视像我这样的文人墨客,但凭借着内心这股豪情壮志,依然可以借酒来抗衡这不如意的生活。寒霜布满街头,我尽情挥舞手臂做持戟状,癫狂肆意;寒月之下花丛旁,我沉醉之中调试着古筝。又有谁能真正明白我们这些人的心事?还是不要羡慕这世间那虚浮的声名了吧。
赏析
这首诗是黄景仁内心抑郁不平的真实写照。开篇“痛饮狂歌负半生,读书击剑两无成”,直接袒露自己半生蹉跎,功业未就的遗憾,一种愤懑与怅惘之情扑面而来。“风尘久已轻词客”写出了文人在世俗中不受重视的尴尬处境,而“意气犹堪张酒兵”则展现出诗人尽管遭遇困境,却仍不失豪情,用酒来对抗命运的不屈精神。中间两联“霜满街头狂拓戟,月寒花底醉调筝”,以两组鲜明的画面,塑造出一个放浪形骸、不与世俗同流的形象,寒冷的霜天与月下花丛,一刚一柔,狂傲的动作与醉中的优雅弹奏相对比,生动呈现诗人复杂多样的心境。尾联“谁能了得吾曹事,莫羡悠悠世上名”在一片苦闷之中,表达出对世间虚名的不屑,既有无奈的自嘲,更有一种超脱于世俗的豁达与清醒。整首诗情感真挚且复杂多变,语言颇具感染力,充分体现出黄景仁诗歌沉郁感伤又豪放不羁的风格特点 。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1197篇诗文
黄景仁的其他作品
- 《 寄丽亭 其一 》 —— [ 清 ] 黄景仁
- 《 秋夜燕张荪圃座 其三 》 —— [ 清 ] 黄景仁
- 《 十七夜偕张秀才嘉会谈是夜有月三叠前韵 》 —— [ 清 ] 黄景仁
- 《 尹六丈为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 》 —— [ 清 ] 黄景仁
- 《 清明偕贾稻孙顾文子丁秀岩登白纻山 》 —— [ 清 ] 黄景仁
- 《 笥河先生见次原韵复叠二首 其一 》 —— [ 清 ] 黄景仁
- 《 重九后十日醉中次钱企卢韵赠别 其四 》 —— [ 清 ] 黄景仁
- 《 偕少云雪帆小饮薄醉口占 》 —— [ 清 ] 黄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