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安大师

道人深北山为家,宴坐白露眠苍霞。 手扶棁杖虽老矣,走险尚可追麇麚。 踞堂俯视何所有,窈窕樛木垂榠楂。 深寻石路仍有栗,持以馈我因烹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人:这里指安大师,有道行的出家人。
  • 宴坐:安坐。
  • 棁(zhuō)杖:手杖。
  • 麇麚(jūn jiā):泛指獐鹿等野兽。 :古同“麇”,即獐子 。 :公鹿。
  • 踞堂:坐在堂上。
  • 窈窕(yǎo tiǎo):深邃的样子。
  • 樛(jiū)木:向下弯曲的树。
  • 榠楂(míng zhā) :即木瓜,落叶乔木,果实长椭圆形,色黄而香,蒸煮或蜜渍后供食用。
  • 馈(kuì):赠送。

翻译

在那深山北面,安大师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他平静地安坐在露水中,困了便以云霞为床入眠。他虽然已经年老,需要手扶着手杖行走。然而,即便如此,遇到险峻之地,他仍能追逐野鹿等野兽。他坐在堂上往下看去,只见深邃之处,弯曲的树木上垂挂着木瓜。沿着石头小路深入探寻,还能发现栗子。他拿着这些栗子送给我,我们便一起烹茶品尝。

赏析

这首诗描绘出安大师独特的山居生活。开篇通过“深北山为家”“宴坐白露眠苍霞”的描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展现出安大师远离尘世、与自然相融的生活状态。“手扶棁杖虽老矣,走险尚可追麇麚”则进一步突出大师虽然年事已高,却有着矫健的身手与勇敢的精神。诗中的景色描写“窈窕樛木垂榠楂”,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最后两句“深寻石路仍有栗,持以馈我因烹茶”,画面温馨,体现出诗人与安大师之间质朴纯真的情谊。整首诗语言平实自然,却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山林隐者的形象,也传递出诗人对这种生活态度和情谊的欣赏之情 。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