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夕

桂堂寂寂漏声迟,一种秋怀两地知。 羡尔女牛逢隔岁,为谁风露立多时。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判逐幽兰共颓化,此生无分了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桂堂:桂木造的厅堂。
  • 寂寂:寂静无声的样子。
  • 漏声:古代用滴漏计时,指滴漏的声音。
  • :缓慢。
  • 女牛:指牛郎星和织女星。
  • 判逐:决定跟随。
  • 幽兰:这里指幽静美好的事物。

翻译

桂木厅堂寂静无声,滴漏声缓慢,一种秋天的情怀两地的人都知晓。羡慕那牛郎织女隔一年还能相逢,又是为了谁在风露中伫立了很久。心如同莲子常常饱含苦涩,忧愁好似春蚕吐丝般从未断绝。决定跟随那幽静美好的事物一同衰败消逝,这辈子没有机会了结这相思之情了。

赏析

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抒发了深深的思念和愁苦之情。寂静的桂堂和缓慢的漏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忧伤的氛围。诗人羡慕牛郎织女的相逢,反衬出自己的孤单和思念。“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两句,以极其形象的比喻表达内心的苦涩和绵绵不断的忧愁。最后表达了对这段无法实现的相思的无奈和绝望,想要与美好事物一同消逝。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清幽哀怨,给人以强烈的情感共鸣。

黄景仁

黄景仁

黄景仁,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119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