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法喜:佛教语,闻见、参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
- 沆瀣(hàng xiè):夜间的水气,露水。
- 璧月:月圆如璧,故称为「璧月」。
- 琉璃:一种用铝和钠的硅酸化合物烧制的釉料,多为彩色的。
- 醉侠:诗中代指的人物。
- 诗仙:诗中代指的人物。
- 区区:形容诚挚。
- 绳墨:木工画直线用的工具,借指规矩、法则。
- 角巾:古代隐士常戴的一种有棱角的头巾。
- 敧(qī):倾斜。
翻译
道士偶尔被俗人知晓,那种因领悟佛法而产生的喜悦不是妻子能够理解和养育孩子能带来的。夜很深了金属的柱子上增添了露水,屋室空寂那如璧的月亮映照着琉璃。远方来的醉侠匆匆离去了,近处出现的诗仙句句都很奇特。只奇怪诚挚地遵循规矩的自己,相遇时也未曾注意到角巾都倾斜了。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奇幻的意境和独特的氛围。首句写出了道士不为俗人所完全理解的独特。接着描绘了深夜的静谧场景和奇妙景象。“远来醉侠”和“近出诗仙”的描写增添了一种超现实的美妙感觉。最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循规蹈矩的一种自我省思和奇特境遇下的特殊感受。整首诗给人以空灵、神秘且略带奇特的感觉,展现了黄庭坚独特的诗歌风格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