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黔南贾使君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绿发:乌黑发亮的头发,常用来形容年轻、有活力。
  • 百蛮: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这里指代少数民族地区。
  • 横戈:把戈横拿着,指在战争间隙。
  • 圯(yí)下传书客:指张良。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曾在圯下遇一老人,老人故意将鞋丢下让张良捡起穿上,之后传授给他《太公兵法》。
  • 崆峒(kōng tóng)问道山:传说黄帝曾到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求仙。崆峒山在今甘肃平凉西。
  • 风光主:这里是指对当地事务有决定权、掌控权,能决定当地繁荣兴衰的人。

翻译

年轻有为头发乌黑的将军统领着少数民族地区,在征途中一边横执戈矛一边吟诗作句,偶尔展现出欢快的容颜。年轻时如张良在圯下遇到授书老人般有奇遇,随着岁月流逝,如今如黄帝到崆峒山去探寻问道。春天来了,莺啼花开,美景徒然让人欢笑;秋天到了,梨枣成熟,又有谁来攀折采摘?什么时候能真正成为这一方美好风光的主宰呢?只有等到西征胜利,在欢快的鼓吹声中凯旋归来吧。

赏析

这首诗是黄庭坚赠予黔南贾使君的作品。开篇“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生动地刻画了贾使君年轻有为且文武双全的形象,战争间隙还能有雅兴作诗,展现出他的从容洒脱。颔联以“圯下传书客”“崆峒问道山”典故,暗示贾使君既有年少时的非凡机遇,又有历经岁月渴望追求更高境界的心境。颈联“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通过春秋不同季节景色的描写,以乐景衬哀情,表达出贾使君此时壮志未酬的感慨与孤单。尾联“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则对贾使君充满期许,希望他能西征得胜归来,真正成为这片土地的主宰,奠定政绩,不仅给贾使君以鼓励,也蕴含着诗人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用典自然,情感丰富交织,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技艺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