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风声

作寒作暑无处避,开花落花尽他意。 只有夜声殊可憎,偏搅愁人五更睡。 幸自无形那有声,无端树子替渠鸣。 斫尽老槐与枯柳,更看渠侬作么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殊(shū)可憎:特别令人讨厌。“殊”,很,特别;“憎”,厌恶。
  • 幸自:本自,本来。
  • 无端:无缘无故。
  • 渠(qú):代词,他(它) ,这里指风。
  • 斫(zhuó)尽:砍尽。“斫”,砍。
  • 渠侬:方言,他,他们 ,这里指风。
  • 作么生:怎么办,怎么样 。

翻译

一会儿寒冷一会儿暑热,让人根本无处躲避,花朵开放凋零全随它自己的心意。只有夜晚的风声特别令人讨厌,偏偏要来搅扰满心忧愁的人在五更时的睡眠。风本来无形又哪来的声音呢,无缘无故地让树木替它发出声响。干脆把老槐树和枯柳树都砍光,看看那风又能怎么样。

赏析

这首诗别具一格,杨万里以独特的视角和幽默诙谐的笔调展现了对风声的感受。开篇“作寒作暑无处避,开花落花尽他意”,点明自然气候与万物更迭的随意,为下文写风做铺垫。“只有夜声殊可憎,偏搅愁人五更睡”直接表明对夜晚风声的厌恶,因为风声打扰了满怀愁绪之人珍贵的五更睡眠 。“幸自无形那有声,无端树子替渠鸣”两句,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埋怨风本无形却借树木发声。最后“斫尽老槐与枯柳,更看渠侬作么生”,以一种近乎孩童般赌气的想法收尾,既有对风的无奈,又充满奇妙的创意。整首诗生动有趣,把诗人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语言通俗易懂,又充满艺术感染力。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