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

灏气才中兔魄圆,众躔韬彩独娟娟。 魏宫乌绕空枝上,汉苑桐凋露井前。 金液万重涵渤海,玉沙千里对江边。 遥知此夕多情思,三级萧台枕碧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灏(hào)气:指天地间的大气。
  • 兔魄:月亮的别称,传说月中有玉兔,故称。
  • 众躔(chán):众多星辰。躔,指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 韬彩:隐藏光芒。
  • 娟娟:美好,明媚的样子。
  • 魏宫:这里借指历史上的宫殿。
  • 乌绕:乌鸦绕着。
  • 汉苑:汉代的宫苑,代指古代宫苑。
  • 桐凋:梧桐树凋零。
  • 露井:没有井盖、露天的井。
  • 金液:这里形容月光照耀下如金色的液体。
  • 玉沙:形容月光洒在沙滩上如白玉般。
  • 萧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高台。
  • 碧涟:碧绿的水波。

翻译

中秋时节天地间大气清朗,月亮正好圆满,诸多星辰都隐藏了光芒,唯有明月格外美好明媚。往昔繁华的魏宫如今乌鸦绕着空空的树枝,曾经热闹的汉苑中梧桐树在露井前凋零。月光如金色的液体层层铺展包含着渤海,洒在千里沙滩上如同白玉与江边相对。远远就能知道在这中秋夜晚,充满了无尽的情思,那如同仙境的三级萧台静卧在碧绿的水波之上 。

赏析

这首《中秋》诗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而又深邃的意境。开篇写中秋之夜明月独照,众星失色,突出明月的璀璨与中秋氛围的独特。颔联通过“魏宫乌绕”“汉苑桐凋”这样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繁华宫苑的衰败暗示着时光流转、兴衰无常。颈联用“金液”“玉沙”等词来描绘月光下大海与江边沙滩的瑰丽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雄浑壮阔与空灵秀美。尾联遥想中秋夜充满情思,萧台枕着碧波,增添了几分仙气与神秘色彩,也流露出诗人对佳节美景的陶醉和对时空变迁、人生沉浮的复杂思绪,将自然景色、历史沧桑与个人情思完美融合 。

黄庭坚

黄庭坚

黄庭坚,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 2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