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张机

一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兰房夜永愁无寐。呕呕轧轧,织成春恨,留著待郎归。 两张机。月明人静漏声稀。千丝万缕相萦系。织成一段,回纹锦字。将去寄呈伊。 三张机。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君须早折,一枝浓艳,莫待过芳菲。 四张机。鸳鸯织就欲双飞。可怜未老头先白,春波碧草,晓寒深处,相对浴红衣。 五张机。芳心密与巧心期。合欢树上枝连理。双头花下,两同心处,一对化生儿。 六张机。雕花铺锦半离披。兰房别有留春计。炉添小篆,日长一线,相对绣工迟。 七张机。春蚕吐尽一生丝。莫教容易裁罗绮。无端剪破,仙鸾彩凤,分作两般衣。 八张机。纤纤玉手住无时。蜀江濯尽春波媚。香遗囊麝,花房绣被。归去意迟迟。 九张机。一心长在百花枝。百花共作红堆被。都将春色,藏头里面,不怕睡多时。 轻丝。象床玉手出新奇。千花万草光凝碧。裁缝衣著,春天歌舞,飞蝶语黄鹂。 春衣。素丝染就已堪悲。尘世昏污无颜色。应同秋扇,从兹永弃。无复奉君时。
拼音

《九张机》是宋词词牌名,最早见《乐府雅词》中录取的宋代无名氏的词。其词为联章体,共有两组:一组为九首(由九部分组成)、一组为十一首(由十一首组成)。《九张机》在乐府中原来被称做《醉留客》,主要通过掷梭来描写闺中幽怨凄婉的思绪。丝丝含情,缕缕凝怨。

赏析

《九张机》是词调名称,《乐府雅词》列“转踏类”。“转踏”是用一些诗和词组合起来的叙事歌曲。《九张机》的体制比“转踏”简单,是用同一词调组成联章,合为一篇完整作品,重在抒情。可谓“组词”。 在这一组《九张机》前面,曾慥有一段序言,云: “《醉留客》者,乐府之旧名;《九张机》者,才子之新调。凭戛玉之清歌,写掷梭之春怨。章章寄恨,句句言情。恭对华筵,敢陈口号。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从来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风久不归。” 从词的本身并结合这段序言看,这组无名氏的《九张机》并不是民歌,但带有浓厚的民歌色彩。应是文人模仿或加工民间词而成。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对此评价颇高,称之为“绝妙古乐府”,“高处不减《风》、《骚》,次亦《子夜》怨歌之匹,千年绝调也。”又云:“词至是,已臻绝顶,虽美成(周邦彦)、白石(姜夔)亦不能为。” 第一首,“一张机”,从思妇夜织入题,“织梭光景去如飞”,感叹年华流逝。“兰房夜永”是孤眠人所在及其感觉。此句点明时间、地点,又见相思的情状。“呕呕轧轧”以下,用织锦表达离别愁恨与渴望团圆的感情。这是几千年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妇女典型形象的心理写照,情调凄惋动人。有民歌韵味,造句用词却很雅致,如“兰房夜永”、“春恨”等明显是经过文人加工的。 第二首,承接上首,“月明人静漏声稀”,写深夜织锦。“千丝万缕相萦系”有双关意,丝寓情思,缠绵柔和。后三句用晋人窦滔被放流沙,其妻苏氏织锦为回文以寄相思的典故,宛转回环,读之倍觉凄伤。 第三首,“三张机”承上首“锦字回文”伸发。“中心有朵耍花儿,娇红嫩绿春明媚”象征织女的美妙青春和热烈爱情。后三句,表达对爱情渴望,反衬虚度青春的忧惧心理。杜秋娘《金缕衣》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可与之参读。阵廷焯认为“三张机,吴蚕已老燕雏飞”一首“刺在言外。”可供参考。 第四首,用“鸳鸯织就欲双飞”象征相亲相爱永结合欢的美好愿望。“可怜”一句转折,痛惜时光流逝,在忧思煎熬中红颜渐老,白发先生。用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借成双成对的鸳鸯之对浴,反衬思妇的孤栖寂寞。词彩华美,风调俊逸。 第五首,跳过“五张机”、“六张机”,为“七张机”,写失望后的悲伤,“春蚕吐尽一生丝”,借“丝”、“思”二字谐音,用春蚕吐丝比喻心中柔软绵长的情思,并用春蚕吐尽一生丝象征至死不渝之坚贞。“莫教”以下,亦用象征手法,希望裁制衣物时小心裁剪,不要把锦纹上之鸾凤分开,意味着不要破坏辛苦编织的美好爱情。发出呼唤,渴望挽回失去的爱情,语近凄厉。 第六首,“春衣”前本有“八张机”、“九张机”,并有“轻丝”一首。“春衣”是十一首中之最后一首。“素丝染就已堪悲”言素丝染后,失去了原来的洁白,所以兴悲,用《淮南子·说林训》典故:“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素丝染就”借织锦成衣,完成“九张机”所表的织锦全过程。兴悲引起下文。“尘昏汗污无颜色”,言春衣被人糟踏,被尘土粉汗沾污,失去原来光彩。白居易《缭绫》诗亦云:“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踏泥无惜心”,这里比喻织女的纯洁心灵和美丽容颜,因被摧残而憔悴衰老。“应同秋扇”以下,用秋扇之见弃,痛惜自己的命运之悲哀。班婕妤《怨歌行》云:“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绝望的悲哀,见弃的怨恨,蕴藉在同秋扇命运与共的比喻中。 这一组词后,附有以下诗文:“歌声飞落画梁尘,舞罢香风卷绣茵。更欲缕成机上恨,尊前忽有断肠人。敛袂而归,相将好去。”可能是曾慥所题。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房:犹香闺,旧时妇女所居之室。
  • 呕呕轧轧:象声词,织布声。
  • 回纹锦字:用回文诗织成的锦字。
  • 芳菲:(fāng fēi)花草盛美。
  • 相对浴红衣:借用了晚唐诗人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诗句。
  • 离披:分散下垂貌;纷纷下落貌。
  • 小篆:(zhuàn)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 221 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
  • 蜀江:蜀郡境内的江河。
  • 无端:无缘无故。
  • :(zhuó)洗。

翻译

一张机。织布梭子来来去去时光飞逝如电。香闺长夜漫漫忧愁难眠。织布机发出呕呕轧轧的声音,织成了满怀的春愁,留着等待郎君归来。 两张机。明月当空夜深人静时滴漏声稀疏。千丝万缕相互萦绕牵连。织成一段,有着回纹锦字,要送去给那心爱的人。 三张机。中心有朵娇艳的花儿。娇红嫩绿呈现出明媚的春天景象。你应该早点折下,这一枝浓艳的花,不要等到花朵凋谢。 四张机。鸳鸯已经织成即将双宿双飞。可惜还未年老头发却先变白了,春天的碧波绿草,在清晨的寒雾深处,相对着在水中嬉戏着红色的衣裳。 五张机。内心怀着巧妙的期许。合欢树上枝桠相连成连理。双头花下,两心相印的地方,一对新人将孕育后代。 六张机。雕花铺锦有的已半垂散。香闺中另有留住春天的主意。香炉中添加了小篆香,白昼的时间又长了一些,相对着刺绣也慢了下来。 七张机。春蚕吐尽了一生的丝。不要轻易地裁剪那罗绮。无缘无故剪破了,那如仙鸾彩凤般的美丽图案,分成了两部分。 八张机。纤纤玉手不停地劳作着。蜀江的水洗净了双手透出如春天波浪般的妩媚。香囊麝粉的香气,花房绣被。归去时还依依不舍。 九张机。一心总停留在那百花枝头。百花共同组成了红色的花被。都将春色,藏在里面,不怕睡很久。 细薄的丝。象牙床前玉手展现出新奇。千花万草闪耀着碧绿的光芒。裁缝制成衣服,如春天般歌舞,飞蝶和黄鹂鸟在鸣叫。 春衣。洁白的丝染成后已令人觉得悲哀。尘世昏暗污浊没有了纯净的颜色。应当如同秋天的扇子,从此永远被抛弃。不再侍奉君王的时候。

赏析

《九张机》是一组具有浓郁情感和艺术魅力的词。它以织锦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渴望、期盼、忧愁及各种复杂的情感。从“织梭光景去如飞”一句开始,描绘时光的流逝和女子等待郎君的愁绪,而后描述锦缎上的各种图案和寓意,如鸳鸯、连理枝、双头花等,暗示着对美好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向往。同时,也描写了女子劳作的场景和手部的动作,如“纤纤玉手住无时”等,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生动感。在情感表达上,既有着哀怨、惆怅,又有着期盼和希望,十分细腻而动人。整体用词优美,意象丰富,通过织锦这一具体事物,巧妙地传达出闺中女子细腻的内心世界。

无名氏

宋朝无名氏的简称。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