馎饦谣(壬午)

父老一青钱,馎饦如月圆。 儿童两青钱,馎饦大如钱。 盘中馎饦贵一钱,天上明月瘦一边。 噫,市中之馂兮天上月,吾能料汝二物之盈虚兮,二物照我为过客。 月语馎饦圆者当缺,馎饦语月循环无极。 大如钱,当复如月圆。 呼儿语,若后五百岁,俾饱而元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馎饦(bó tuō):古代一种水煮的面食。
  • 壬午:为干支之一。
  • (jùn):吃剩下的食物。

翻译

老人用一个青钱,换的馎饦像月圆一般。儿童用两个青钱,换的馎饦就大如铜钱。盘中的馎饦每贵一个铜钱,天上的明月就会消瘦一边。唉,市场中的剩余食物啊如同天上的月亮,我能推测你们这两种东西的盈缺啊,而这两种东西把我当作过客。月亮告诉馎饦圆的会变缺,馎饦告诉月亮循环没有尽头。像铜钱那么大,应当会再像月亮那样圆。呼唤孩子说,如果在往后的五百年,让子孙都能吃饱。

赏析

这首诗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语言描写了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诗中用老人和儿童买馎饦的不同花费来凸显其大小差异,又巧妙地将馎饦的价格变化与天上明月的盈缺联系起来,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和哲思。其中关于“市中之馂兮天上月”等表述,体现出诗人对事物变化规律的思考,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时光匆匆、万物皆过客的感慨。最后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增添了一份对生活延续和传承的期待。全诗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独具匠心。

龚自珍

龚自珍

龚自珍,清代思想家、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27岁中举人,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龚自珍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7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