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咏诗

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 春草黄复绿,客心伤此时。 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 日华照赵瑟,风色动燕姬。 襟前万行泪,故是一相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绮罗:有花纹的丝织品,这里借指穿着绮罗的女子,形容女子姿态。
  • 客心:游子的心,此处指诗人自己的心情 。
  • 洧(wěi):古水名,源出今河南登封县东阳城山,自长葛县以下,故道原经鄢陵、扶沟两县南,至西华县西入颍水。**
  • :水名,淇水,在今河南北部。**
  • 日华:太阳的光华。**
  • 赵瑟:古代赵国的一种弦乐器,此处泛指乐器。
  • 风色:风光、景色。
  • 燕姬:泛指北方的美女。
  • 故是:依旧是。

翻译

杨柳的枝条纷乱如丝,身着绮罗的女子情思摇曳不能自持。春天的草儿先是枯黄而后又变得翠绿,在这样的时节里,游子的内心不禁伤痛。青苔已然在洧水岸边凝结,淇水又满满盈盈。太阳的光华照耀着那弹奏的赵瑟,美好的风光撩动着北方美女的心弦。我襟前落下行行泪水,这一切依旧是因为那无尽的相思啊。

赏析

这首诗围绕春天之景,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愁思与相思之情。开篇“杨柳乱如丝,绮罗不自持”通过杨柳纷乱之态,巧妙地映衬出女子内心的烦乱,奠定了全诗相思愁绪的基调。“春草黄复绿,客心伤此时”,春草的变化,勾起异乡游子的伤感,以自然景象的变迁抒发内心孤独与惆怅。

“青苔已结洧,碧水复盈淇”描绘了洧水和淇水周边的景色,自然而清新,使画面感十足。“日华照赵瑟,风色动燕姬”场景转入与佳人有关的生活细节,渲染出一种优雅又带着风情的氛围,但这美好中似乎也蕴含着寂寞。

最后“襟前万行泪,故是一相思”直白地抒发了全诗的主题——相思,诗人心中积攒的情感如决堤的江水,化作万行泪水,将浓浓的相思愁苦之情推向了高潮 。整首诗情景交融,以景衬情,语言优美且细腻地表达了复杂的心情,自然流畅又韵味悠长 。

沈约

沈约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 37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