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时屯(zhūn):指时运艰难。“屯”在古文中有艰难之意,出自《易·屯》“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 宁易犯:难道容易触犯。宁,岂、难道。
- 俗险:世俗险恶。
- 信难群:确实难以与众人合群。信,确实。
- 坎壈(kǎn lǎn):穷困潦倒。
- 元淑赋:元淑即东汉的赵壹,其作赋多抒发自己的不得志,这里以“元淑赋”代指如赵壹般有才却困厄的遭遇。
- 顿挫:起伏、停顿,形容文章气势跌宕。
- 敬通文:敬通是东汉冯衍的字,他文辞壮美,但一生不得志,“敬通文”同样象征有才而不得志者。
- 遽(jù)沦:迅速失去。
- 班姬宠:班姬指西汉才女班婕妤,曾得汉成帝宠爱,后遭受赵飞燕姐妹排挤,失宠。
- 夙窆(sù biǎn):早早埋葬。“窆”指下葬。
- 贾生坟:贾生指贾谊,才高八斗却英年早逝。这里借贾生坟说贾谊早亡。
- 短俗:指当时浅薄的世俗风气。
翻译
时运艰难,世事难道容易轻易去触犯?世俗实在险恶,确实难以和众人融洽合群。就像赵壹穷困潦倒留下悲愤的辞赋,又像冯衍文章气势不凡却终不得志。班婕妤很快就失去了汉成帝的宠爱,贾谊早早地就被埋入了坟墓。世间浅薄庸俗的风气向来如此,再怎么长叹又有什么作用呢。
赏析
这首诗中,沈约以悲愤之笔抒发了对世道艰难、世俗险恶的感慨。开篇直接点出时运和世俗对人的压迫,接着以赵壹、冯衍自比,诉说有才却困窘不得志的境况。用班姬失宠、贾谊早逝的典故,进一步强调命运的无常以及贤才被弃的悲哀。最后一句“长叹何足云”看似自我宽解,实则更深地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愤懑。全诗借典抒情,语言质朴却情感深沉,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复杂世事中的无奈和不平,也表达出对那个压抑人才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沈约
南朝梁吴兴武康人,字休文,南朝史学家、文学家。沈璞子。幼遭家难,流寓孤贫,笃志好学,博通群籍,善属文。仕宋,为安西外兵参军。齐时,累迁国子祭酒,司徒左长史。与萧衍、谢朓等同在竟陵王萧子良西邸。入梁,拥立萧衍(梁武帝)有功,为尚书仆射,迁尚书令,转左光禄大夫。历仕三代,自负高才,昧于荣利,颇累清谈。后触怒武帝,受谴,忧惧而卒。谥隐。擅诗赋,与谢朓等创“永明体”诗。提出“声韵八病”之说,有《宋书》,《齐记》、《梁武记》等,均佚。明人辑有《沈隐侯集》。
► 378篇诗文
沈约的其他作品
- 《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八 昏主恣淫慝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宋书 · 卷二十九 · 志第十九 · 符瑞下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宋书 · 卷十六 · 志第六 · 礼三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八咏诗 · 其七 · 解珮去朝市 》 —— [ 南北朝 ] 沈约
- 《 湘夫人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宋书 · 卷十一 · 志第一 · 志序 律历上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宋书 · 卷二十八 · 志第十八 · 符瑞中 》 —— [ 南北朝 ] 沈约
- 《 咏梨应诏诗 》 —— [ 南北朝 ] 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