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用杜工部江村韵

早岁纵横论九流,中年往往爱清幽。 细观梦境皆争鹿,静遣机心欲狎鸥。 池上贪閒临晋帖,灯前抱病看吴钩。 山林钟鼎从天赋,言志俱惭点与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流:指先秦的九个学术流派,包括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 争鹿:用“逐鹿”的典故,比喻争夺天下。
  • 机心:巧诈之心;机巧功利之心。
  • 狎鸥:出自《列子·黄帝篇》,后人以“狎鸥”比喻纯朴无杂念的人,或归隐者与鸥鸟为伴,忘却心计。
  • 贪閒:贪图闲适。
  • 晋帖:指晋人的书迹或其摹本、刻帖。
  • 吴钩:春秋时期流行的一种弯刀,后又被历代文人写入诗篇,成为驰骋疆场,励志报国的精神象征。
  • 钟鼎:古代两种重要的礼器,这里比喻富贵荣华。

翻译

年轻时曾广泛地评论先秦的各个学术流派,到了中年往往喜爱清静幽僻的地方。 仔细观察梦境,发现都如同人们争夺天下般纷扰,于是静下心来遣散机巧功利之心,想要像纯朴无杂念的人那样生活。 在池塘边贪图闲适临摹晋人的字帖,在灯前抱病观赏吴钩。 隐居山林或追求富贵荣华都是上天赋予的,说到志向,自己都惭愧比不上孔子的弟子点和求。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病中所作,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诗的前两句,诗人回顾自己的早年和中年,年轻时的纵横论道与中年时对清幽的喜爱形成对比,体现出人生态度的转变。中间四句,通过对梦境的观察和对自己心境的描述,表达了对纷扰尘世的厌倦和对纯朴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描绘了自己在病中依然保持着对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关怀。最后两句,诗人感慨个人的命运和志向,认为无论是选择山林的隐居生活还是追求富贵荣华,都是天赋使然,而自己在言志方面,自觉比不上点和求,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省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邃,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内涵。

敖陶孙

宋福州闽县人,一作福清人,字器之,号臞庵。怀才挟气。孝宗淳熙间魁乡荐。光宗绍熙末入太学。宁宗庆元中,韩侂胄用事,朱熹贬外,陶孙首以诗相送;赵汝愚死贬所,又哭以诗。侂胄恶之,风旨急捕,陶孙微服变姓名去。后登庆元五年进士,调海门县主簿。嘉定初教授漳州。历广东转运司主管文字,终奉议郎泉州签判。博览载籍,多识奇字。有《臞庵集》,又有《诗评》。 ► 1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