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史同叔知池州

弄水亭无恙,青溪古画图。 民风最淳朴,郡计足枝梧。 汉玺行褒召,潘舆且燕娱。 平生故人意,未改岁寒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弄水亭:亭名。
  • 无恙:没有疾病,没有忧患。引申为安然存在。
  • 郡计:郡中的事务、政务。
  • 枝梧:支撑,抵挡。
  • 汉玺:这里借指皇帝的诏书等。
  • 褒召:褒奖征召。
  • 潘舆:西晋潘岳《闲居赋》:“太夫人乃御板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疴有痊。”后因以“潘舆”为养亲之典。
  • 岁寒: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深冬;比喻困境,乱世。也比喻忠贞不屈的节操或品行。

翻译

弄水亭安然无恙,青溪就如同古老的图画。这里的民风最为淳朴,郡中的事务足以支撑应对。皇帝的诏书进行褒奖征召,且能侍奉父母欢乐。平生故人的情意,不会因时光流逝和环境变化而有所改变,依然如同那坚韧的岁寒品质般没有变化。

赏析

这首诗是送史同叔去池州任职而作。诗中描绘了池州如诗如画的景象,突出了民风淳朴和政务不难处理。提到皇帝的征召,还有能侍奉父母的美好,最后强调友人的情谊坚定不移。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对池州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用典自然贴切,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情谊和对生活的感悟。

孙应时

宋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 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