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晴

君行定何许,舍棹越林丘。 社瓮不容挽,溪毛聊可羞。 禅床应濯足,衲被径蒙头。 静境有真趣,乐哉何所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社瓮:社酒之瓮。瓮(wèng)。
  • 溪毛:溪边野菜。
  • 衲被:僧衣。衲(nà)。

翻译

你出行究竟要到哪里,舍弃划船越过山林丘壑。那社酒之瓮难以挽留你呀,溪边的野菜姑且可以供你享用。禅床边应可洗洗脚,直接用僧衣被子蒙住头。安静的境界自有真正的趣味,快乐啊又有什么可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远离尘世的宁静与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描写友人的出行及途中的情境,如“舍棹越林丘”展现出一种悠然的行程。“社瓮不容挽”体现出友人对自在生活的追求,不拘泥于世俗的挽留。“禅床应濯足,衲被径蒙头”则更突出一种随性与闲适。诗的最后表达出在这种安静的境界中能感受到真正的乐趣,没有忧愁。整首诗营造了一个宁静、质朴而又富有禅意的氛围,传达出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欣赏。

孙应时

宋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 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