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霄玉清万寿宫诏
注释
无特别难以理解的词语。
翻译
道,从本体而言可以即刻达到神妙境界;运用它可以带动天地;推广它可以治理天下;国家可以让一世的民众都行动起来,获得他们的恬淡寂常的本真,从而上升到长寿幸福的境地。朕思考这道,是人本来就有的,沉迷已经很久了,等待教诲而兴起。想要变革末世的流俗,回归远古的淳朴风气。朕曾考察参考道家的学说,独自领略那深奥玄妙之理。 恭敬地想到长生大帝君、青华大帝君,体悟道的奇妙,站立在万物之上。统御神霄,监察观照万国无尽的美好。虽然朕自身承受此重任,但下民的命运,实际上是由神明来掌管的。于是诏令天下,建造神霄玉清万寿宫,以庄重地供奉祭祀。从京城开始,以至于达到尊崇的极致,以表示训诲风化,多年来一直如此,真诚恭敬的感通感召高厚广大。近来遇到三元八节。按照道教科仪开启纯净的供奉,风云中行驶的车,前来眷顾享受祭祀。雷电交加举动,神奇的光芒照亮天空,众多神仙小心翼翼,从空中飘然而来的,有的扔下宝剑,有的洒下玉篇,让人惊讶地听着,夺目地看着,追随着并参悟化育的元始。士大夫官员,以及侍卫的臣子,都看到和听到了,感叹从未有过,都有记载叙述,写进了典籍。 哎呀!朕之所以大力振兴道教,帝君之所以眷顾护佑下命,从帝皇之远开始,数千年断绝道统之后,又在今日出现,可以说是兴盛啊!难道是上天将要兴起这文化来留给朕,而我们百姓的幸运,恰好就在今日被看到正当时吗?通告天下,让其明白朕的心意不要忽视。于是命令京城神霄玉清万寿宫把诏文刻在碑上,将碑本赐给天下,如同大中祥符时的旧事,模刻树立石碑,以传至永久。 宣和元年八月十二日奉圣旨立碑。
赏析
这篇诏书主要阐述了宋徽宗赵佶对道教及其神明的尊崇,以及他大力振兴道教、建造神霄玉清万寿宫的缘由和意义。他强调了道的重要性及其对国家和民众的影响,认为道教可以带来诸多美好。文中描述了一系列与道教相关的神奇现象和仪式,表现出当时对道教的极力推崇和重视。整体语言较为庄重严肃,体现出帝王诏书的威严和对道教事务的重视程度,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宋徽宗的个人信仰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