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 · 雍也篇 · 第十九章

· 孔子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拼音

所属合集

#论语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的生存是由于正直,而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他侥幸地避免了灾祸。”

注释

罔:诬罔不直的人。

赏析

“直”,是儒家的道德规范。直即直心肠,意思是耿直、坦率、正直、正派,同虚伪、奸诈是对立的。直人没有那么多坏心眼。直,符合仁的品德。与此相对,在社会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正直的人,他们也能生存,甚至活得更好,这只是他们侥幸地避免了灾祸,并不说明他们的不正直有什么值得效法的。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不正直。

翻译

孔子说:“人凭着正直生存在世上,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那只是靠侥幸而避免了灾祸。”

赏析

这句话强调了正直对于人生的重要性。正直是一种重要的品德和价值观,孔子认为正直是人生存于世应当秉持的基本准则。一个正直的人以真诚、公正的态度对待生活和他人,他的行为遵循道德规范。而那些不正直的人虽然可能一时也能生存下去,但那只是偶然地逃脱了因不正直而可能带来的负面后果,终究不能长久和安稳。这体现了孔子对道德品行的高度重视和倡导。

孔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先祖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和朝鲜半岛、日本、越南等地区有深远的影响。 ► 3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