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制帖

· 米芾
盛制珍藏荣感。日夕为相识拉出,遂未得前。见寒光之作,固所愿也。一两日面纳次。黻顿首。天启亲。
拼音

米芾《盛制帖》,行草书墨迹,纵27.4厘米,横32.4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约元丰五年(1082年)。此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之一。小行草笔势飞动,形态曼妙;“天启亲”三大字则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充分表现了“刷字”的艺术特色。署款用“黻”而未用“芾”字,可证作于米氏41岁之前。

赏析

首行起始,出之以行书,接著以草为主,行笔迅猛而带涩势,圆劲流畅而不飘浮。写至款字“黻顿首”处,此时笔锋上的墨已不多,行笔意如游丝,亦如粉蝶戏花,蜻蜓拂水。然而事虽言明,意犹未尽,空纸尚在,遂又笔酣墨饱,纵情挥洒。直至“天启亲”三字雄立乃止。其癫狂怪癖,纵情肆意之态如在眼前。 细观整幅作品,第一行与后三行的字体不一致,“盛制珍藏”四字展露此作品给人的感觉应是向外伸展但带有些刻意笔触;而“荣感日夕”以下却有信笔写来,连绵一贯到底之流畅感,越写越畅快,至最后款字“黻顿首”一笔带起,末笔往上一挑,附加一点,使整幅作品意更饱满,气不外漏。 虽然首四字给人庄重,小心翼翼之感,但“荣感日夕”四字调和了上下的意态,由慢而快的速度,把米芾信手执笔意犹未尽的心情表露无疑,更潇洒写出“天启亲”三字。 整体言之,此帖竦瘦节体尚多,意态奇出。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盛制:杰出的作品,这里可能指对方的书法等佳作。
  • 荣感:荣幸感激。
  • 日夕:从早到晚,整日。
  • 相识:熟人。
  • ** 拉出:被拉出去。**
  • 寒光之作:作品具体所指不明,推测是颇具清冷风格或带有此类意境的佳作。
  • 面纳:当面呈交 。
  • ****黻(fú):米芾的名,米芾原名黻,后改芾。
  • 天启:不确定具体是谁,应是与米芾有交往的人。

翻译

您那杰出美妙的作品,我珍藏着,满心都是荣幸与感激。可近日整日都被熟人拉出去,以至于没能前来(拜望您与欣赏作品)。能见到那如含着寒光般精妙的作品,原本就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啊。过一两天我当面来呈交(某样东西,具体未明 )。米芾叩首。致天启亲启。

赏析

这是米芾的一封简短信札《盛制帖》。文字虽短,但却清晰地传达出米芾丰富的情感与行事风格。从信中能看出米芾对友人“盛制”极为珍视,“珍藏荣感”四字,简单直接地抒发了自己得到佳作之后的喜悦与感恩。然而,因各种琐事缠身,未能及时前来欣赏,又流露出遗憾之情。对“寒光之作”表达向往,展现出他对艺术珍品的热爱和欣赏。“一两日面纳次”这一细节则体现出信件的事务性。整体语言简约明快,米芾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寥寥数语之间,既有对友人佳作的敬重,又在不经意间透露了自己的生活日常,展现了这位大书法家生活中真实、质朴的一面 ,而从侧面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时文人之间以书画为纽带进行交往的情景,具有珍贵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米芾

米芾

名或作黻。宋太原人,后徙襄阳,又徙丹徒。字元章,号鹿门居士、海岳外史,世称米襄阳。以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徽宗时召为书画学博士,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举止怪异,有洁癖。能诗文,擅书画,精鉴别。书法得王献之笔意,尤工行草。画山水人物多以水墨点染,自名一家。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宝章待访录》等。 ► 330篇诗文

米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