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舟中感怀

闻道当年鏖战地,至今犹带血痕流。 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 领海无权悲索莫,磨刀有日快恩仇。 天风吹面冷然过,十万云烟眼底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鏖战(áo zhàn)**:激烈地战斗。
  • 驰驱:策马疾驰,这里指在战场上奔波。
  • 索莫:寂寞、消沉、冷落的样子 。

翻译

听说当年激烈战斗的地方,直到如今仿佛还流淌着斑斑血痕。我奔走在战场,只盼实现收复中原的梦想,可如今山河破碎,实在让身为炎黄子孙的我感到无比羞耻。我国领海没有自主权,心中满是悲凉落寞之情,只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拿起武器报仇雪恨。强劲的天风冷冷地吹过脸庞,下方无数的云霞烟雾尽收眼底。

赏析

这首诗写于秋瑾乘船航行在黄海的舟中。首联描写了当年鏖战之地如今仍似有血痕流淌,一下子营造出庄严肃穆又带着悲愤的氛围,唤起对往昔战争伤痛的记忆。颔联写出诗人心怀在中原战场上策马征战、恢复国土的梦想,然而山河破碎的现状又让她深感耻辱,凸显出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展现出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国家命运的悲痛忧虑 。颈联进一步表达悲凉,领海无权体现了国家主权的丧失,而“磨刀有日快恩仇”则直白地抒发了诗人渴望以武力改变这种局面、报仇雪耻的强烈愿望,充满着战斗的决心和勇气。尾联描绘了诗人在舟中,天风拂面,俯瞰大地壮丽云烟的情景,在豪迈壮阔的氛围中,又蕴含着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审视以及一种豪情壮志,既有对现实的悲愤感慨,又有对未来战斗的期待,集壮美景观与豪迈情感于一体,将秋瑾的爱国精神、复国理想和激昂斗志充分地展现出来 。

秋瑾

秋瑾

浙江省绍兴府山阴县(今绍兴市)人,生于福建省厦门。初名闺瑾,乳名玉姑,字璿卿,号旦吾,留学日本后改名瑾,字(或作别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笔名鞦韆、汉侠女儿,曾用笔名白萍。近代女民主革命志士,提倡女权,蔑视封建礼法,提倡男女平等,常以花木兰,秦良玉自喻。性豪侠,习文练武,著男装。自费留学日本期间,积极参加反对清朝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创办《中国女报》,宣传革命。后回绍兴组织光复会,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与徐锡麟分头准备皖浙两省起义,事发后被捕,六月六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从而间接促成辛亥革命。后人辑有《秋瑾集》。 ► 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