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送次公子入京受县

过眼光阴又岁穷,相看父子一尊同。 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烛影中。 汝趁暄和朝北阙,我扶衰病见东风。 弟兄努力思报国,放我沧浪作钓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过眼:指眼前一晃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岁穷:一年将要结束,年终。
  • :酒杯。
  • 暄和:温暖,暖和。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这里指代京城。
  • 沧浪:古水名,在今湖北境内,常用来指代隐居之所 。

翻译

光阴飞逝,转眼间又是一年到头了,父子相对,共饮同一杯酒。春天在雨点敲打着溪水的潺潺声中回来了,人沉醉在梅花绽放与烛火摇曳的光影里。你趁着这温暖适宜的时节前往京城赴任,而我只能扶着衰弱多病的身体去迎接那即将吹来的东风。孩子们要努力想着为国家做贡献,且让我在这沧浪之畔做个悠闲的钓鱼老翁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除夕之夜送次子入京任职时所作,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开篇“过眼光阴又岁穷,相看父子一尊同”,通过描写时间的仓促流逝以及父子共饮,平实之中饱含着深沉的亲情和对年华老去的感慨 。“春回雨点溪声里,人醉梅花烛影中”,以春回时雨打溪水、梅花与烛影交映的美妙景象,营造出一个温馨且富有诗意的场景,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一家人相聚时的惬意与沉醉。“汝趁暄和朝北阙,我扶衰病见东风”,将儿子意气风发赶赴京城任职与自己年老体衰只能迎接春风形成鲜明对比,蕴含着诗人对儿子前程的期许以及自身无奈的喟叹。最后“弟兄努力思报国,放我沧浪作钓翁”两句,诗人对儿子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他们努力报国,而自己则选择退隐江湖,这一转变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心怀家国又不失超脱淡然的情怀。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交织着亲情、期望与人生取舍,给人回味悠长之感。

杨万里

杨万里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 43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