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茅亦山秋夜感怀

· 黄庚
老来吟拙自知羞,好景无诗未易酬。 湖海愁看今夜月,功名虚度十年秋。 清光偏照卢仝屋,孤影自登王粲楼。 我欲乘风蟾窟去,安能与世共沉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和(hè):依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韵脚等作诗相答。
  • 吟拙:写诗的水平拙劣。
  • :报答,这里指用诗来回应美好景致。
  • 湖海:泛指广阔天地。
  • 卢仝(tóng):唐代诗人,家境贫困却能安于贫苦。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 王粲(càn):东汉末年文学家,曾登楼作《登楼赋》,抒发怀才不遇的愁闷。 王粲楼:后泛指文人登临抒怀之所 。
  • 蟾(chán)窟:指月宫。

翻译

年老了,自己也知道吟诗水平拙劣而感到羞愧,美好景色摆在面前却没有好诗来回应真是难以补偿。 面对广阔天地,满心忧愁地看着今晚的明月,十年的时光就在追求功名中白白虚度。 清冷的月光偏偏照着我这简陋的屋子,孤独的身影独自登上这引发愁思的高楼。 我想要乘风前往月宫,怎能在这世间随波逐流。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黄庚面对秋夜之景,抒发内心感慨之作。首联直接表达年老后对自己吟诗能力的不满,以及面对美景却难成佳作的遗憾,体现出诗人对自身文学创作的高要求。颔联触景生情,借“湖海”“明月”之景,喟叹多年追求功名却一无所成,时光白白流逝,充满了消沉与失落。颈联运用卢仝和王粲的典故,将自己清苦的生活与内心的孤独寂寞展现得淋漓尽致,清冷的月光与孤独的身影相互映衬,进一步渲染了孤寂的氛围。尾联则突然一转,表现出诗人不愿随波逐流,渴望超脱尘世的心境,展现出他在困境中仍坚守自我的高洁品质。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意境清幽凄凉,借景抒情与用典相结合,尽显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 436篇诗文

黄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