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

· 黄庚
醉月飞觞兴未阑,蓬壶影里漏声残。 碧浮金鼎香脂煖,红闪银台烛泪乾。 艳曲喜听催拍近,狂歌自觉入腔难。 赏心乐事输年少,一点閒愁了不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醉月: 酒后欣赏月色。
  • 飞觞: 传杯饮酒的游戏。
  • : 尽,完。
  • 蓬壶: 传说中的仙人住所,这里比喻仙境。
  • 漏声: 古代计时器滴水声,此处指时间已晚。
  • 金鼎: 古代的铜制烹煮器,这里可能指香炉。
  • 香脂: 指燃烧的香料油脂,散发出香气。
  • 银台: 白色的台子,可能是烛台。
  • : 指蜡烛烧尽。
  • 艳曲: 悠扬动人的歌曲。
  • 拍近: 歌曲节奏渐快。
  • 狂歌: 高亢激昂的歌唱。
  • 腔难: 唱歌的旋律难把握。
  • 输年少: 比不上年轻人的活力。
  • 闲愁: 没有具体对象的忧愁。

翻译

酒醉中赏月,传杯畅饮意犹未尽,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只听见滴漏声渐渐消逝。金色的香炉里,香气袅袅,红色的烛光闪烁,烛泪已经燃尽。喜欢听那婉转的歌曲,随着节奏越来越快,自己却觉得难以跟上这激昂的歌声。尽管心中有喜悦,但那种青春活力和无忧无虑的感觉已经不属于我,哪怕是一点点闲愁,也足以牵动我的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夜宴的景象,通过醉月、飞觞等细节,展现出宴会的热烈与欢乐。诗人借蓬壶影里的漏声,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宴席的深入。金鼎香脂和银台烛泪的描绘,增添了浓厚的宴会氛围。在欢歌笑语中,诗人感叹自己虽享受眼前的快乐,但已不如年轻人般充满活力,那点闲愁更显出人生的无奈与感慨。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既有对青春的留恋,又有对生活的独特体验。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 4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