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瀑布

灵源何太高,北斗想可挹。 凌日五光直,逗云千仞急。 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 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 万丈岩崖坼,一道林峦湿。 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泣。 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源:指瀑布的源头,因瀑布从高处垂下,仿佛来自灵异之境,所以称灵源。
  • 挹(yì):舀取。这里是说庐山瀑布的源头极高,可能连北斗星的水都能舀取。
  • 凌日:凌驾于太阳之上,夸张地写出瀑布高度。
  • 逗云:意思是瀑布如同停留于云间,形容瀑布之高与云相接。逗,停留。
  • 千仞(rèn):形容极高。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 。
  • 白虹:把瀑布比作白虹,“白虹下涧饮”是说瀑布如白虹入涧吸水。
  • 寒剑:像寒光闪闪的宝剑,“寒剑倚天立”形容瀑布像倚天而立的宝剑一样。
  • 阔电:阔大的闪电 。
  • 不得瞬:不能眨眼。意思是瀑布气势磅礴,就像阔大的闪电让人来不及眨眼定睛 。
  • 长雷:持续不断的雷声。
  • 蛰(zhé):本意是动物冬眠,这里指瀑布声响巨大,让像蛰居的雷声也不敢发出声音。
  • 坼(chè):裂开。
  • 险逼:险恶逼仄,形容瀑布附近地势险峻。
  • 冷束:寒冷束缚。形容瀑布的寒冷之气仿佛能约束住东西。

翻译

那神秘的瀑布源头是多么的高啊,高到好像连北斗星的水都能舀取。它凌驾于阳光之上,五条光带般直直地垂下,与云相接,在千仞高空奔腾而下十分急切。那瀑布如一条白虹下到山涧饮水,又似一把寒光闪闪的宝剑倚天而立。它气势磅礴如阔大的闪电让人来不及眨眼,声音震耳,连长雷蛰居也不敢发出声响。万丈高的岩崖仿佛被它冲裂,一带山林都被它溅起的水花打湿。地势险峻,逼得飞鸟都要坠落,寒冷阴森逼得山中鬼怪也不住悲泣。这瀑布真应该截断大海,独自从这里流淌,因为它的气势根本不是其他水流所能相比的 。

赏析

这首诗描绘庐山瀑布,通过大量奇幻夸张的描写,展现了庐山瀑布雄伟壮丽、气势磅礴的景象。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如“白虹下涧饮,寒剑倚天立”,将瀑布比作白虹与宝剑,形象生动地刻画出瀑布的动态与气势。“阔电不得瞬,长雷无敢蛰”“险逼飞鸟坠,冷束山鬼泣”几句,从视觉、听觉以及给周遭环境带来的影响,渲染出瀑布强大的力量和摄人的氛围。诗的结尾“须当截海去,独流不相入”更是将瀑布的豪迈与独特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瀑布那种不与其它江河溪流相融的孤傲气魄,凸显出诗人对庐山瀑布的赞美、惊叹之情。此诗想象奇特,夸张大胆,用词精妙,足见诗人在描绘自然奇景时的独特视角和深厚笔力 。

需注意,这首诗作者并非范仲淹,一般认为这首诗的作者是陈沈齐 ( 一作徐凝诗或孙鲂诗 )。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