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晚晴出西村

· 范浚
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鹁鸠啼。 堕梅残白犹明树,著柳暗黄初映堤。 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 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步屐:脚步,脚步踩踏。屐(jī),木屐,一种鞋子。
  • 鹁鸠:鸟名,即斑鸠。
  • 擘絮:形容白云如棉絮般分裂。擘(bò),分开。

翻译

脚踩着木屐寻觅春天踏过雪泥,村子的南边和北边都有斑鸠啼叫。落下的梅花残留的白色还明亮着树木,刚附着在柳树上的暗黄开始映照堤岸。风景很快晴天白云如棉絮般分裂,江天还没到傍晚太阳就如圆形的规矩悬着。最喜爱绿色水浪涨起漫到沙尾,还依傍着横桥支着一根藜杖。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春雪过后晴天时乡村的景色。诗人通过对村中的雪景、鸟鸣、梅花、柳树、白云、落日、江水等景物的细致描写,勾勒出一幅清新明快、富有生机的乡村春景图。诗中“步屐寻春犯雪泥”表现出诗人寻觅春天的兴致和不畏雪泥的执着;“堕梅残白犹明树”“著柳暗黄初映堤”等句细致地描绘了不同植物在春景中的姿态和色彩。“风景快晴云擘絮,江天未暮日悬规”则写出了晴天时云和日的美妙景象。最后两句“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体现出诗人对春水涨势的喜爱以及他悠然自得的闲情逸致,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递出诗人对春天乡村风光的赞美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范浚

范浚

宋婺州兰溪人,字茂明,号香溪。高宗绍兴元年,举贤良方正,以秦桧当国,不起。闭门讲学,弟子数百人。有《香溪集》。 ► 16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