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孟希圣题孛落鹌鹑画扇

下车式怒蛙,为爱蛙有气。 秋风化为鹑,乃复有斗志。 丛丛槲叶边,身睨而视。 虽非纪渻鸡,宛类浮图鸷。 因知气苟存,百变终不惴。 斯人倘若斯,似可敌王忾。 云胡万夫特,甘受巾帼遗。 鹑兮尔固微,或者宁不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孛落:读作 bó luò,同“部落”。
  • 下车式怒蛙:“式”通“轼”,车前横木,这里指凭轼致敬。
  • 纪渻:读作 jǐ shěng,古代的一个人。
  • 浮图:这里指佛塔。
  • 王忾:读作 wáng kài,天子的愤怒。

翻译

为孟希圣所题关于部落鹌鹑的画扇。他凭轼向怒蛙致敬,因为喜爱青蛙有气概。秋风把青蛙变成鹌鹑,竟然又有了斗志。在一丛丛槲叶边上,鹌鹑蜷缩着身子斜着眼看。虽然不是纪渻训练的鸡,却宛如佛塔上凶猛的鸟。由此知道只要气概还存在,再多变化最终也不惧怕。这个人如果像这样,好像可以抵御天子的愤怒。为何那众多的人,甘心接受女人的羞辱。鹌鹑啊你固然微小,或许难道不惭愧。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画扇上的孛落鹌鹑展开描写和思考。诗中通过描绘鹌鹑的形象和其蕴含的气质,如从怒蛙转化而来依然有斗志,表达了对气概和精神力量的赞美。同时将鹌鹑与纪渻鸡、浮图鸷等进行对比,突出其独特之处。后又探讨了人应有的气概,能抵御如天子愤怒般的考验。最后对那些甘心受巾帼羞辱的众人表示质疑和批判,由此反衬出鹌鹑之微却有志气。全诗寓意深刻,借物抒怀,通过鹌鹑这一生动形象表达了对坚韧精神和不屈品格的追求与思考。

俞德邻

宋温州永嘉人,徙居京口,字宗大,号天迂山人。度宗咸淳十年进士。宋亡不仕,遁迹以终。为诗自然深远,在宋末诸人中,特为高雅,文亦简洁有清气。有《佩韦斋辑闻》、《佩韦斋文集》。 ► 3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