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

堂上每云云,金笼久受恩。 思山诚有意,对主忍无言。 性比孤鸾洁,声殊百舌繁。 云林如一去,应喜谢朱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云林:指隐居之地。

翻译

朝堂上常常这样那样说,在金笼子里长久地受到恩宠。心中思念山林确实是有心意的,面对着主人却忍心不说话。性情比孤独的鸾鸟还高洁,声音不同于那繁杂的百舌鸟。倘若一旦去到那云林之中,应该会高兴地辞别这富贵之门。

赏析

这首诗以鹦鹉为喻,表达了对自由和高洁品性的向往。诗中描述鹦鹉在堂上虽受恩宠,却心向山林,凸显其不贪恋富贵。它性格高洁,声音独特。最后表达了如果能离开这朝堂富贵之地,去往云林,会令人欢喜。整体意境含蓄而深沉,通过对鹦鹉形象和心理的刻画,传递出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真实的追求以及对功利的超脱。

范仲淹

范仲淹

范仲淹,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生于武宁军(治所徐州)(一说河北真定府)。祖籍邠州(今陕西省彬县),先人迁居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朝宰相范履冰的后人。他为政清廉,体恤民情,刚直不阿,力主改革,屡遭奸佞诬谤,数度被贬。1052年(皇祐四年)五月二十日病逝于徐州,终年64岁。是年十二月葬于河南伊川万安山,谥文正,封楚国公、魏国公。有《范文正公全集》传世,通行有清康熙岁寒堂刻版本,附《年谱》及《言行拾遗事录》等。 ► 3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