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仲思经属西峰观雪
仙人漓江游,剪水冯夷宫。
宾友来邹枚,寒辔摇冬珑。
起望天南陲,玉沙满长风。
越人来省识,把酒酹层空。
从来峤南北,人谓将无同。
那知梁园霰,飞入瑞露中。
幕府有清士,寻僧上西峰。
六花信娟巧,未及五字工。
我亦涤冰砚,课虚贵新功。
莫嗤两臞儒,毫端尚清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和诗的一种方式,依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陈仲思经属:“陈仲思”为具体人名,“经属”推测为其官职之类情况 。
- 西峰:西面的山峰。
- 仙人漓江游:想象仙人在漓江游玩。
- 剪水:比喻雪花。
- 冯夷(píng yí)宫:传说中的水神宫殿,这里代指下雪时如神宫般的景象。冯夷,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
- 宾友来邹枚:“邹枚”原指西汉辞赋家邹阳和枚乘,这里代指志同道合的宾朋好友。
- 寒辔(pèi)摇冬珑:寒冷中,驾驭马匹的缰绳晃动着发出声响。“寒辔”指寒冷天气里的马缰绳,“冬珑”形容铃铛等发出的声音。
- 天南陲(chuí):南方边陲,指遥远的南方。“陲”指边疆。
- 玉沙:比喻雪花。
- 越人:这里可理解为南方人。
- 省识(xǐng shí):略微认识 、见过。
- 把酒酹(lèi)层空:端起酒杯洒向高空。 “酹”指把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起誓。
- 峤(jiào)南北:泛指南方地区。“峤”指尖而高的山,常用来指代南方。
- 将无同:大概差不多,表揣测语气。
- 梁园霰(xiàn):“梁园”为古代名园,这里梁园的霰代表北方的雪。“霰”指天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 瑞露:吉祥的甘露,这里象征南方美好景象。
- 幕府: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后也用以称军政大吏的府署。
- 清士:品行高洁的人。
- 六花:雪花。因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花”称雪花。
- 信娟巧:确实姿态美好。“信”是确实的意思,“娟巧”形容姿态美好。
- 五字:可能指五言诗。
- 课虚(kè xū):此处指写诗创作。“课”有按照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的意思,“虚”可理解为创作灵感之类。
- 新功:新的造诣或成果。
- 两臞(qú)儒:两个清瘦的文人。“臞”指瘦。
- 毫端:笔端。
- 清丰:清新丰富
翻译
就好像仙人在漓江悠然游玩,在水神的宫殿里剪裁出纷纷雪花。宾朋好友如同古代的邹阳和枚乘般来访,寒冷中马匹的缰绳晃动作响。起身遥望遥远的南方边境,只见雪花随着长风漫天飞舞。南方人少见这奇景,纷纷端起酒杯洒向高空,凝视这雪天的浩瀚。一直以来人们都说南方和北方差异不大,谁能想到北方梁园的雪花,竟然飘入了南方这如瑞露般美好的天地中。幕府中有品行高洁的人士,前往西峰寻访高僧。雪花确实姿态美好,但都比不上诗句的精妙。我也洗净结冰的砚台,专注于写诗希望能有新的造诣。可不要嘲笑我们这两个清瘦的文人,笔下仍然有着清新丰富之意。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雪景横跨南北,意境辽阔悠远。开篇以“仙人漓江游,剪水冯夷宫”这样奇幻的想象开篇,把下雪景象勾勒得宛若仙境。诗人将友人比做邹阳和枚乘,体现出聚会宾朋的高雅格调 。描写天地间雪花飘散,“玉沙满长风”用词精妙,尽显雪天之壮美。
诗中通过南北雪景的交流,如“那知梁园霰,飞入瑞露中”,不仅写出南北景色的差异与交融,也体现了地域文化之间的碰撞。“幕府有清士,寻僧上西峰。六花信娟巧,未及五字工”则在描写雪景中穿插文人活动,突出诗人们不以美景为满足,更追求文字创作的高雅意趣。
最后诗人以“我亦涤冰砚,课虚贵新功。莫嗤两臞儒,毫端尚清丰”表达自身追求创作的态度,即便身形清瘦,也毫不减才华的清新丰富,传达出作者在文学创作上的自信与坚守,整首诗意象丰富,境界开阔,饱含文人的雅趣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