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馀兴远,周览更裴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逶迤: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的样子。
  • 填委:纷集,堆积。

翻译

楼阁的通道凌空伸出,推开窗户,高远的目光得以展开。蜿蜒曲折地看到江水的态势,客人到来屡次沿着边缘迂回。这个郡城是多么的纷集,远处的山峦又有多少呢。一片苍翠都是草木,处处都是亭台楼阁。急骤的雨一旦停下阳光就散开了,行驶的船只从四海而来。鸟儿归巢后余下的兴致还很深远,四处观览更加徘徊不愿离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上龙兴寺阁后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阁道、江势、郡城、山峦、草木、楼台以及雨后天晴、船只往来、鸟归等景象的描写,展现出一幅壮阔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特点,如“逶迤见江势”生动地表现出江水的蜿蜒形态。整体意境开阔,有一种悠远之美,在写景的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闲适的心境和对自然、人世的思索。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