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钱契明尊师归庐山

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 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 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 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尊师:对道士或和尚的尊称。这里指钱契明。
  • 炉峰:庐山香炉峰。因形状类似香炉,且山峰常有云雾缭绕如香炉生烟,因而得名。
  • ****屦(jù):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子 。
  • 凭槛:靠着栏杆。
  • 依依:形容杨柳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常表示不舍之情。

翻译

身材清瘦的尊师倚靠着青竹手杖,遥指着庐山香炉峰,即将踏上归程。一路上,寒霜沾在他前行日子里所穿的鞋子上,而等到他归来时,山中的风已经转暖,那时他身上的衣衫也正适宜。靠着栏杆之时,天上的白云依旧悠然停留;攀爬松树的时候,仙鹤在旁边也不飞走。哪里曾有什么离别的愁恨呢,只有杨柳轻柔地随风摇曳,似有无尽的不舍。

赏析

这首诗是李咸用送别钱契明尊师归庐山之作。诗的开篇“瘦倚青竹杖,炉峰指欲归”,简洁生动地勾勒出尊师清瘦的形象和指向故乡庐山的归心。颔联“霜黏行日屦,风暖到时衣”,通过对旅途不同阶段的场景描写,既有长途跋涉的艰辛(霜黏鞋),又有归乡时温暖的期盼(风暖衣),展现出一种时空的转换与旅途的情致。颈联“凭槛云还在,攀松鹤不飞”,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意境,借云、松、鹤这些山中的典型意象,暗示庐山的清幽宁静和尊师心境的平和安闲。尾联“何曾有别恨,杨柳自依依”,以看似超脱的语气,说并无别愁,可杨柳依依却又隐隐透露出淡淡的离愁,更具回味的韵味。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静深远,既写出了对尊师归山的送别之情,又蕴含着对庐山景色的神往以及出世宁静的生活憧憬。

李咸用

李咸用

李咸用,唐,生卒年不详。族望陇西(今甘肃临洮)。习儒业,久不第,曾应辟为推官。因唐末乱离,仕途不达,遂寓居庐山等地。生平事迹散见宋杨万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一〇《殷文圭》附。咸用工诗,尤擅乐府、律诗。所作多忧乱失意之词。为善写“征人凄苦之情”,有“国风之遗音,江左之异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则诋为“气格卑下”(《唐才子传》)。与修睦、来鹏等有交谊,时有唱酬。作诗颇多,《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披沙集》6卷。《全唐诗》存诗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