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宿山馆

山馆坐待晓,夜长吟役神。 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 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 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役神:使精神受劳累。役,使役。
  • 蕴蓄:积聚,蕴藏。这里指内心怀有的品质。
  • ****浇讹(jiāo é):浮薄诈伪的风气。讹,虚假、伪诈。
  • 谋身:为自己打算,谋求个人生活。

翻译

在山间的馆舍中坐等着天亮,漫长的夜晚吟诗使得精神疲惫。 斜斜的冷风刮着衰败的树叶,寒夜中黯淡的烛光映照着忧愁之人。 我内心蕴藏着质朴天然的本性,无奈这世上风气浮薄虚伪,厌恶纯真。 男子汉大丈夫离家外出的志向,不只是为了谋取自身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前两联描绘了秋夜在山馆中的情景,“坐待晓” “夜长”尽显等待的煎熬,“吟役神”表现出诗人精神状态的不佳。“斜风吹败叶,寒烛照愁人”两句,借景抒情,秋风中吹落的败叶,寒夜中独照的烛光,烘托出了一种孤寂、忧愁的氛围,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烦闷。 后两联诗人由感怀身世转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志向的表达。“蕴蓄天然性,浇讹世恶真”批判了当时社会虚伪的风气,反映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最后“男儿出门志,不独为谋身”点明主题,展现出诗人远大的志向,其出门并非只为了个人生计,流露出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提升了诗歌的思想境界 ,使整首诗在忧愁中蕴含着一种慷慨奋发之气。

杜荀鹤

杜荀鹤

杜荀鹤,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石台县贡溪乡杜村)人。晚唐诗人。相传为杜牧已出之妾所生,排行第十五,故称杜十五。幼好学。四十六岁才中进士。五代梁太祖(朱温)时,授员外郎、知制诰;最后任翰林学士,仅五日而卒,恃强胡为。工于诗,有“风暖鸟声碎,日高光鼎重”之句。天佑初卒。著有《唐风集》三卷,顾云为之序,“其壮语大言,则决起逸发,可以左揽工部袂,右拍翰林肩。”。严羽《沧浪诗话·诗体》列有“杜苟鹤体”。 ► 3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