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

三千初击浪,九万欲抟空。 天地犹惊否,阴阳始遇蒙。 存贞期历试,佐贰伫昭融。 多谢时康理,良惭实赖功。 长怀问鼎气,夙负拔山雄。 不学刘琨舞,先歌汉祖风。 英髦既包括,豪杰自牢笼。 人事一朝异,讴歌四海同。 如何昔朱邸,今此作离宫? 雁沼澄澜翠,猿岩落照红。 小山秋桂馥,长坂旧兰丛。 即是淹留处,乘欢乐未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巡省:巡行视察。
  • 抟(tuán)空:盘旋于高空。
  • 遇蒙:遭遇蒙昧。
  • 佐贰:辅佐的官员。
  • 昭融:光明融和。
  • 问鼎:比喻企图夺取政权。
  • 刘琨:人名。
  • 英髦(máo):英俊之士。

翻译

起初三千兵马击水破浪,想要九万之众高翔天空。天地是否还会惊叹,阴阳开始遭遇蒙昧。保持坚贞等待历经考验,辅佐官员期盼光明融和。多谢此时的安康之理,实在惭愧全依靠其功绩。长久怀着夺取政权的气概,向来负有拔山的英雄之气。不学习刘琨起舞,先歌唱汉高祖的风范。英俊之士既然已包含,豪杰自动受到笼络。人事一朝有了变化,讴歌却四海相同。为何往昔的朱红宫殿,如今变成了离宫?雁池湖水澄清波澜翠绿,猿岩落日余晖泛红。小山上秋桂散发芳香,长坡上旧时的兰草成丛。就是这停留之处,趁着欢乐没有穷尽。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李隆基巡省途中对上党旧宫的感慨之作。诗中既有对往昔的追思,如表现出豪迈的气概和政治抱负,又有对当下宫殿变化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如雁沼的翠绿、猿岩的落照、秋桂的芳香等,增添了诗意和美感。同时,对人事变迁的感叹,表达了一种复杂的心境。整体风格既雄浑又带有几分感慨,展现了帝王独特的视角和情感。

李隆基

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葬于泰陵。 ► 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