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 为卞南仲赋月溪
溯空明、霁蟾飞下,湖湘难辨遥树。流来那得清如许,不与众流东注。
浮净宇。任消息虚盈,壶内藏今古。停杯问取。甚玉笛移宫,银桥散影,依旧广寒府。
休凝伫。鼓枻渔歌在否。沧浪浑是烟雨。黄河路接银河路。
炯炯近天尺五。还自语。奈一寸闲心,不是安愁处。
凌风远举。趁冰玉光中,排云万里,秋艇载诗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溯空明:逆着清澈的水面向上看,形容湖面如镜。
- 霁蟾:雨后初晴时的月亮,也称“晓月”。
- 湖湘:泛指湖南地区,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代指江南。
- 遥树:远处的树木,难以分辨。
- 流来那得清如许:这水流怎么如此清澈?
- 东注:向东流去。
- 浮净宇:指月光照亮的洁净的屋宇。
- 消息虚盈:指月亮的盈亏变化。
- 壶内藏今古:月亮就像一个壶,包藏了古今的秘密。
- 停杯问取:停下饮酒,向月亮询问。
- 玉笛移宫:笛声改变音调,这里比喻月亮移动。
- 银桥散影:形容月光洒在河面上,如银色的桥梁。
- 广寒府:神话中的月宫,象征月亮。
- 休凝伫:别再长久地站立凝望。
- 鼓枻渔歌:划船唱歌的渔夫。
- 沧浪浑是烟雨:形容湖面烟雾迷蒙,如梦如幻。
- 黄河路接银河路:想象黄河和银河相连,形容月光下的壮丽景色。
- 炯炯:明亮的样子。
- 天尺五:形容距离天空很近。
- 安愁处:何处可以安心放置这份闲愁。
翻译
在雨过天晴的夜晚,月亮从空中飘落,湖湘的远方难以看清树木。这水怎么如此清澈,它不随众流东去,而是静静地照耀着。月光照亮了洁净的房屋,任凭月亮的盈亏,仿佛藏着千年的秘密。我停下饮酒,向月亮倾诉,那悠扬的玉笛声是否还在?月光如银桥般洒落,如同广寒宫的美景。别再停留,那渔歌是否还在湖上回荡?湖面烟波浩渺,像是与银河相连。明亮的月亮几乎触手可及,我独自低语,这份闲愁无处安放。
月亮高悬,我乘风而起,借着冰凉的月光,排开万里云层,驾舟而去,让秋艇载着我的诗篇驶向远方。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月夜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深感慨。词人运用了月亮的意象,寓言自己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词中“黄河路接银河路”等句,展现了词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广阔的想象空间。同时,词人的情感转折也十分明显,由欣赏美景的愉悦到内心愁绪的流露,展现了丰富的人性。整首词诗意盎然,富有哲理。
张炎
张炎,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 304篇诗文
张炎的其他作品
- 《 暗香 · 送杜景斋归永嘉 》 —— [ 宋 ] 张炎
- 《 风入松 · 闰元宵 》 —— [ 宋 ] 张炎
- 《 绮罗香 · 红叶 》 —— [ 宋 ] 张炎
- 《 念奴娇 · 送赵寿父归庆元 》 —— [ 宋 ] 张炎
- 《 临江仙 · 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 —— [ 宋 ] 张炎
- 《 祝英台近 · 耕云 》 —— [ 宋 ] 张炎
- 《 疏影 · 余于辛卯岁北归,与西湖诸友夜酌,因有感于旧游,寄周草窗 》 —— [ 宋 ] 张炎
- 《 瑶台聚八仙/新雁过妆楼菊日寓义兴,与王觉轩会饮,酒中书送白廷玉 》 —— [ 宋 ] 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