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即景四首

故园秋雨后,足迹遍溪山。 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 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 此景堪谁遣,村醪味带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áo):浊酒。

翻译

在故乡秋天下过雨之后,我的足迹遍布了溪水山林之间。 月亮照进芦花中,透出清冷的气息,秋风吹拂着,柳叶变得残缺。 一群乌鸦在树梢上乱舞,一只孤雁在云端哀鸣。 这样的景色让谁来排遣忧愁呢?村里的浊酒味道都带着酸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秋雨后山中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诗中通过“秋雨”“足迹”“月”“芦花”“风”“柳叶”“群乌”“独雁”等意象,细腻地刻画了秋景的特点,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月入芦花冷,风磨柳叶残”两句,通过月光照芦花的冷意和秋风摧残柳叶的情景,增添了秋的萧瑟之感。“群乌乱木末,独雁咽云端”则进一步强化了孤独的氛围,群乌的乱舞和独雁的哀鸣形成鲜明对比,使孤独之感更加深刻。最后,诗人以村醪味酸来表达内心的苦闷,情景交融,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赵友直

赵友直,字益之,号兰洲,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良坡子。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与祖必蒸、父良坡同登进士第,授桐川簿、迁知县事。帝炳祥兴元年(一二七八),父于广州抗元死难,友直冒死舆尸归葬,后隐居眠牛山,自号牛山子,学者称师干先生。事见清乾隆《绍兴府志》卷三一、五五,光绪《上虞县志校续》卷七。 赵友直诗,据清道光本《历朝上虞诗集》所录,编为一卷。 ► 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