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曲
君马踏边尘,绣帷妾一身。仰天无过雁,俯水无游鳞。
酒难独自酌,蚁樽空浮春。食亦不知味,驼峰徒荐珍。
忆昔送君君已醉,醉言更戍一年事。兜鍪北去几寒暑,两地肝肠摧万里。
别来容貌似旧无,寄去衣裳知到未。折柳丝丝紫塞心,对花片片青春泪。
夜闻琴瑟鼓邻家,人皆齐眉老年华。不忍恨君翻自恨,长吁矫首天之涯。
几度虚传归信息,爱听乾鹊怕听鸦。孤枕有时髣髴梦中见,觉来霜角咽梅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赵汝燧: 宋代诗人。
- 边尘: 边境的风尘,指战乱或行旅之地。
- 绣帷: 织有精美图案的帷帐,此处代指闺房。
- 过雁: 飞过的鸿雁,古人常借雁传递书信。
- 游鳞: 游动的鱼,喻指自由生活。
- 蚁樽: 小巧的酒杯,形容杯中酒如蚁。
- 驼峰: 驼峰肉,古代视为珍贵食物。
- 忆昔送君君已醉: 回忆当初为你送别时,你已经喝得微醺。
- 兜鍪: 军帽,代指士兵。
- 紫塞: 指边塞,因紫色土壤而得名。
- 青春泪: 春天的泪水,形容女子哀愁。
- 乾鹊: 雀的一种,古人认为鹊叫带来喜讯。
- 鸦: 鸦鸟,叫声凄厉,常与不祥联系。
- 髣髴: 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
- 霜角: 冬季军中的号角声,凄凉。
- 梅: 寒冬开放的梅花,象征坚韧和孤独。
翻译
你的马儿驰骋在边疆的尘土中,我独自守在闺房里。仰头只见天空没有飞过的鸿雁,低头却见水面没有游动的鱼。我独自饮酒,连小杯中的酒也显得孤单,春天的气息只在空杯中浮动。食物尝起来毫无滋味,即使有驼峰这样的珍馐也无人分享。
回忆起当初送你离开,你已醉意朦胧,醉言中讲述了一年戍守的艰辛。你北去后经历了无数个寒暑,我们的思念穿越万里。分别以来,你的容颜虽依旧,但我的心境已大变。我寄出的衣物,你收到了吗?折下的柳枝寄托着我对你的思念,对着花儿,我流下了青春的泪水。
夜晚听到邻家的琴瑟声,人们都沉浸在老年的欢乐中。我不忍恨你,反而更加恨自己,只能长叹抬头望向天边。几次传来你的归期,却只是空欢喜,我害怕听到乌鸦的叫声。有时候,我在孤枕上仿佛在梦中见到你,醒来时,只有霜角的号角声在梅花盛开的冬夜回荡。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闺中女子对远方戍边丈夫的深深思念。诗人通过写女子独守闺房,寓情于雁、鱼、酒、食等日常事物,表达了对丈夫的挂念与生活的寂寥。回忆中的离别场景,加深了思念的苦涩。同时,诗人通过“霜角咽梅花”的意象,渲染出边地的严寒和内心的凄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古代闺秀对戍边丈夫的深情厚意以及战争给家庭带来的无尽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