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二首

· 赵戣
玉陛尊梁帝,金园号群公。 闻经同泰寺,索蜜净居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玉陛:宫殿的玉石台阶,这里指代宫廷、朝廷 。
  • **:尊崇,这里指被奉为帝王。
  • **梁帝:指南朝梁武帝萧衍。
  • **金园:豪华富贵之地,指朝廷等权力阶层所处之处。
  • **:号称。
  • **群公:指众多朝廷官员。
  • **闻经:听讲授佛经 。
  • **同泰寺:位于建康(今江苏南京),是梁武帝萧衍所建。梁武帝常在此讲经说法,举行佛事活动。
  • **索蜜:萧衍晚年口馋索蜜一事,实际体现其生活的转变。
  • **净居宫:萧衍居住的宫殿。

翻译

宫廷之中,梁帝萧衍被众人尊崇,朝廷之上众多官员也号称显贵非凡。曾经在同泰寺听经讲法,那沉浸于佛教的境界中何等虔诚;如今却在净居宫中索要蜂蜜来吃,判若两人实在令人感慨。

赏析

这首《咏史二十二首》中的这一首诗,短短四句,勾勒出了梁武帝萧衍复杂的一生形象。前两句“玉陛尊梁帝,金园号群公”,以大气宏伟的场景展现出梁帝在宫廷被尊崇、朝廷官员簇拥的尊荣之状,奠定了一种表面繁华的基调。而后两句“闻经同泰寺,索蜜净居宫”却生动地反映出梁武帝人生的巨大转变。曾经一心向佛,在同泰寺听经参禅,仿佛已经超脱尘世,而晚年却在净居宫中表现出世俗的口腹之欲。通过这样鲜明的对比,诗人隐隐批判了梁武帝看似虔诚礼佛,实则难以完全放下世俗欲望的矛盾行为,也让读者从这位帝王的生平片段中,感慨世事无常与人的本性难以泯灭。同时,这首诗高度凝练,用简单的场景和行为,就揭示了一个帝王复杂又令人唏嘘的人生,具有很深的咏史意味和对人性的思考 。

赵戣

赵戣,字成德,号吟啸,休宁(今属安徽)人。屡试不第,隐居池园,以诗文自娱。为刘克庄、方岳等推重。有《吟啸集》,已佚。事见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九。今录诗三十八首。 ► 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