芰荷香端午和黄玉泉韵
倚晴空。爱湖光潋滟,楼影青红。彩丝金黍,水边还又相逢。怀沙人问,二千年、犹带酸风。骚人洒墨香浓。幽情要眇,雅调惺松。
天上菖蒲五色,倩掺掺素手,分入雕钟。新欢往恨,一时付与歌童。斜阳正好,且留连、休要匆匆。应须倒尽郫筒。归鞭笑指,月挂苍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芰(jì)荷:指菱叶与荷叶。
- 潋(liàn)滟(yàn):形容水波荡漾。
- 金黍:粽子的一种,以黍米为主要原料,外裹粽叶。
- 怀沙:《怀沙》是屈原的作品,此处借指屈原。
- 要眇(miǎo):美好貌。
- 惺(xīng)松:轻松、闲适。
- 菖(chāng)蒲:一种水生植物,可提取芳香油,端午节有将菖蒲叶和艾叶捆在一起插于檐下的习俗。
- 倩(qiàn):请,央求。
- 掺(shǎn)掺:形容女子的手纤细柔美。
- 郫(pí)筒:酒名。
翻译
倚靠在晴朗的天空下。喜爱那湖水波光荡漾,楼阁的影子青红相间。彩色的丝线包裹着金色的黍米(粽子),在水边又一次相逢。想起屈原,两千年来,他的作品仍带着悲愤之风。文人墨客挥洒墨汁,香气浓郁。他们的幽深情思美好细腻,格调轻松闲适。
天上的菖蒲呈现出五色,央求那纤细柔美的素手,将其分放入雕花的钟里。新的欢乐和往日的遗憾,一时间都交给了歌童。斜阳正美好,暂且流连于此,不要匆匆离去。应该将郫筒里的酒全部倒尽。归去时扬鞭一笑,指着那月亮挂在苍龙星之位。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端午节的情景,既有对湖光山色的描写,也有对端午节传统习俗的展现,还融入了对屈原的怀念以及文人墨客的雅趣。上阕通过描写湖光楼影和端午节的特色食物——粽子,引出对屈原的怀念,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底蕴。同时,描绘了文人墨客的创作情景,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氛围。下阕则着重描写了端午节的其他习俗,如菖蒲的运用以及人们的欢乐场景,最后的“应须倒尽郫筒。归鞭笑指,月挂苍龙”则表现出一种尽情享受此刻欢乐,豁达洒脱的情感。整首词意境优美,语言典雅,将端午节的氛围和人们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赵以夫
宋宗室,字用父,号虚斋。寓居长乐。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理宗嘉熙初为枢密都承旨,次年拜同知枢密院事,淳祐初罢。寻加资政殿学士,进吏部尚书兼侍读,诏与刘克庄同纂修国史。有《易通》、《虚斋乐府》。
► 69篇诗文
赵以夫的其他作品
- 《 沁园春 其二 自鄞归赋 》 —— [ 宋 ] 赵以夫
- 《 薄媚摘遍 重九登九仙山和张屴崱韵 》 —— [ 宋 ] 赵以夫
- 《 双瑞莲 》 —— [ 宋 ] 赵以夫
- 《 风流子 · 中秋群贤集于蜗舍,值雨作,和刘随如 》 —— [ 宋 ] 赵以夫
- 《 扬州慢 》 —— [ 宋 ] 赵以夫
- 《 一落索 · 牡丹次谢主簿韵 》 —— [ 宋 ] 赵以夫
- 《 念奴娇 · 其三 》 —— [ 宋 ] 赵以夫
- 《 鹊桥仙 · 富沙七夕为友人赋 》 —— [ 宋 ] 赵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