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郡秋怀二首 其二
庭芜生白露,岁候感遐心。
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
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
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
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
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
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庭芜:院子里的杂草。
- 岁候:时节。
- 遐心:悠远的思绪。
- 策蹇(jiǎn):赶着跛足的驴或马,比喻艰难地前行。 蹇:跛足的牲口。
- 巢枝:鸟儿在树枝上筑巢,这里比喻回归故地。
- 致寇:招致贼寇,这里指引来灾祸。
- 临深:面临深渊,形容处境危险、谨慎戒惧。
- 鱼鸟好自逸:鱼儿和鸟儿喜欢自由自在地安逸生活。
- 池笼:水池和笼子,喻指局促 restricted circumstances。这里说被养在池中和关在笼中的鱼鸟失去自由,无从羡慕。
- 挂冠:辞官。
- 采蕨:借指归隐生活。古时候,伯夷、叔齐不食周粟,在首阳山采薇而食。
- 南山岑:南山的山顶,指隐居之地。 岑(cén):小而高的山。
- 议道:讨论治国之道。
- 览分:看到自己的本分。
- 怃然:怅然失意的样子。
翻译
院子里的杂草上凝结着白露,时节的变换勾起我悠远的思绪。我艰难地在远方奔波,自感惭愧,此刻十分思念故乡,就如同鸟儿渴望归巢于故林。我担心像小人那样行事会招来灾祸,每一天都如临深渊般小心谨慎。鱼儿和鸟儿喜欢自在地生活,而被囚禁在水池和笼子里哪里还会有令人羡慕的安乐。不如像汉代的疏广一样在东都门辞官挂印,前往南山的山巅去采薇隐居。如今讨论治国之道,实在觉得比起往昔是有所惭愧的,不过看清自己的本分后,现在倒也感到些许惬意。只是时常怅然失意,忧愁中渐渐老去,白白地吟出这白头的感叹罢了 。
赏析
这首诗展现了张九龄复杂的内心情感。开篇以“庭芜生白露”的秋景,为全诗染上了一层哀愁的底色,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境遇的思考。
“策蹇惭远途,巢枝思故林”表达出他在官场的疲惫与对故乡的眷恋。“小人恐致寇,终日如临深”则透露出他在复杂官场环境中的谨慎和担忧。
“鱼鸟好自逸,池笼安所钦”以鱼鸟自比,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挂冠东都门,采蕨南山岑”表明了诗人萌生出辞官归隐的念头 。
“议道诚愧昔,览分还惬今”写出了他对过往治国理政的反思以及对当下认清自身后的自适。最后“怃然忧成老,空尔白头吟”则满含无奈与悲哀,岁月在忧愁中流逝,只留下白头的叹息。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在自然平实的语言中,将诗人的人生感慨与为官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体现出张九龄诗歌沉郁温雅的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