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攀缘:这里指思绪浮游、联想,如同攀缘在物事之上。也有想要接近探寻之意。
- 东林古寺:位于江西庐山,是佛教净土宗发祥地。
- 卢楞伽:唐代画家,善画佛像。
- 殷仲堪:东晋大臣、将领、玄学家,曾为东林寺立碑。
- 莲社:东晋时慧远法师在东林寺所创的结社,旨在专修净土法门,又称白莲社 。
翻译
我悠然地走着、静静地坐着,思绪纷飞,常常就游走到东林古寺之前。寺前小小的瀑布竟然有三百尺那么高,短短的松树大多都有上千年树龄。卢楞伽所画的壁画已经被青苔完全覆盖漫漶,殷仲堪所立的石碑也被雨滴穿破。如今我想要再去追寻莲社当年的风范,却不知道当年那些贤人们如今何在。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对东林古寺历史与现状的感慨。开篇“闲行闲坐思攀缘,多是东林古寺前”,以一种悠然的心态引出了对东林寺的关注。接着通过描写寺前的小瀑与短松,“小瀑便高三百尺,短松多是一千年”,一高峻,一古老,生动地展现出古寺环境的清幽久远,暗示出岁月的沉淀。
诗的颔联“卢楞伽画苔漫尽,殷仲堪碑雨滴穿”,用卢楞伽的画被青苔覆盖、殷仲堪的碑被雨滴穿,进一步强调岁月的无情,那些曾经辉煌的艺术和事迹都在时光的侵蚀下逐渐消逝。尾联“今欲更崇莲社去,不知谁是古诸贤”,由景及情,诗人想要追寻莲社那样的高洁风范,却发现当年的贤人们已经不见,蕴含了对往昔贤达的追慕和对今不如昔的惆怅,表达出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深沉感慨,让人在品味古寺变迁中,感受到一种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