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皇恩

· 贺铸
兰芷满汀洲,游丝横路。罗袜尘生步迎顾,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细风吹柳絮、人南渡。 回首旧游,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断魂分付与、春将去。
拼音

所属合集

#宋词三百首

译文

香草铺满芳洲,空气中漂浮着游丝。她款款而来,步微履细,好似被芳草阻住了相见的脚步。他迎身上前,只见她手扶危鬟,黛眉暗蹙,二人相顾无言,唯有脉脉深情。微风吹拂着柳絮,他南渡金陵而去。 回首过去游玩处,举头四望,群山成列。事隔经年,她现在是在某处花丛中的朱门深院内,还是在何处?春意将尽,梅子也已半黄,傍晚时分,疏落的雨丝透过帘幕送来的阵阵清寒。魂断了,就托付给步程匆匆的春天,一块带走吧!

注释

人南渡:即《感皇恩》,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始见于敦煌曲子词。宋词始见于张先词。 兰芷:香兰、白芷,均为香草。汀洲:长满香草的水中陆地。 游丝:荡漾于空中的昆虫所吐的丝缕。庾信《春赋》:“一丛香草足碍人,数尺游丝即横路。” “罗袜”句:《洛神赋》有“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整鬟颦黛:略整秀发,微皱双眉。 脉脉:相视貌,含情不语貌。《古诗十九首》之十:“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旧游:过去游玩处。 朱户:红色房子,喻富贵人家。 向晚:傍晚时分。 分付:指交托。 春将去:把春带去。

此词为抒写相思离情之作。上片写两人乍见又别的情景。下写相思的愁苦。全词不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而且景物深化了情思。“满”充满了爱的希望,“横”出现了枝节,“吹”造成了离别。步步推进,抒情委婉而曲折,情景疏淡而又浓烈,是一首辞情感人的小令。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兰芷:兰草和白芷,皆为香草。
  • 汀洲:水中或水边的平地。
  • 游丝:在空中飘荡的蜘蛛等昆虫所吐的丝。
  • 罗袜尘生:形容女子轻盈的脚步。语出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 整鬟颦黛:整理发髻,皱起眉头。(huán),环形发髻。(pín),皱眉。,古代女子用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这里代指眉毛 。
  • 脉脉:形容含情凝视的样子。
  • 断魂:指极为哀伤而仿佛灵魂离散。

翻译

兰草和白芷长满了水中的小洲,空中飘荡着游丝横在路上。她迈着轻盈的步伐,转动眼眸顾盼生情,整理发髻轻皱眉头,彼此含情脉脉,千言万语难以诉说。微风轻轻吹拂着柳絮,她朝南渡过了江水。 回首旧日一起游玩的地方,山峦重重叠叠。繁花深处,她的朱门深户究竟在哪里呢?黄梅已经半熟,傍晚时分,帘子外飘洒着稀疏的雨丝。我那极度哀伤的情思,只好随着春天一同消逝。

赏析

这首词上阕描写了词人在汀洲与心仪女子相遇的场景,用“兰芷”“游丝”等营造出清幽朦胧的氛围,女子“整鬟颦黛”“脉脉两情难语”的神态描写,细腻地展现了两人相遇时的复杂情感,既有羞涩、深情又有无法言说的惆怅。下阕则转入对旧游的回忆和当下的寻觅与失落,“山无重数”“花底深、朱户何处”表达出追寻佳人不得的迷茫。“半黄梅子,向晚一帘疏雨”描绘了一幅凄凉的景象,借景抒情,烘托出词人内心的惆怅。最后“断魂分付与、春将去”将极度哀伤的情怀交付给逝去的春天,让整首词的情感在物景交融中达到高潮,抒发了词人对往昔恋情的深切怀念和难以释怀的惆怅之情,情感真挚深沉,意境凄美动人 。

贺铸

贺铸

贺铸,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8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