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鹤楼十六韵

· 赵翼
杰构依天堑,登临气象千。 危矶黄鹤浦,重镇赤乌年。 势控荆襄下,兵从晋宋前。 舟车当四达,海寓扼中权。 胜概斯称最,名区久未湮。 楼真千尺迥,地以一诗传。 百级旋螺上,重檐乱鼠穿。 凭栏俯斜日,挂槛竖长川。 远挹庾楼月,高凌郢树烟。 江吞沔口阔,城对汉阳坚。 估舶如浮鸭,渔槎有缩鳊。 洲犹芳草色,笛正落梅天。 事往皆成古,吾来倘遇仙。 鸿泥留笠屐,鲸浪少戈鋋。 灯火沿流满,鱼盐入市阗。 翻疑骑鹤客,多半在腰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壕沟,多指长江。 危矶:高峻的石矶。矶(jī)赤乌: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年号。 荆襄:指荆州和襄阳地区。 海寓:海宇,指海内、海外。 :埋没。 旋螺:盘旋而上。 挂槛:靠着栏杆。槛(jiàn):舀,汲取。 沔口:又称汉口。 :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纪南城。 估舶:商船。 :木筏。鳊(biān):充满。 骑鹤客:指仙人或得道者。

翻译

杰出的建筑依傍着天堑,登上高楼景象气势万千。危险的石矶在黄鹤浦,这重镇始于赤乌年间。地势控制着荆襄地区下方,军队排列在晋宋以前。车船在四通八达之处,海内海外控制着中心之权。壮丽的景致可称最佳,这著名的区域长久没有被埋没。黄鹤楼真正有千尺高远,这地方凭借一首诗而流传。沿着多级的盘旋阶梯往上,多层的屋檐像乱鼠穿行。靠着栏杆俯视斜下的夕阳,靠着栏杆可看到竖起的长河。远远舀取庾楼的月色,高高凌驾郢地的树林烟雾。江水吞没沔口那样宽阔,城墙对着汉阳那样坚固。商船如同浮在水上的鸭子,渔船木筏有鳊鱼。洲上仍有芳草的颜色,笛子正吹奏着落梅的时节。过去的事都已经成为古迹,我来这里倘若能遇见神仙。像鸿雁留下的泥爪和竹笠木屐的痕迹,鲸鱼掀起的波浪中少有兵器。灯火沿着江流布满,鱼盐进入市场充满。反而怀疑那骑鹤的客人,大多是腰缠万贯的人。

赏析

这首诗生动描绘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以及周边的繁华景象与历史底蕴。诗人从黄鹤楼依傍天堑的独特地理位置写起,述说了它历史的久远和重要的战略地位。细致描写了楼的高远、建筑构造以及登高所见之景,如夕阳、长河、月色等。接着描述了周边的地理环境,如江水、城市等。诗中还提到了一些如商船、渔船等生活化的场景,展现出一片繁荣之象。最后感慨历史的变迁以及对神奇传说的联想。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既表现了黄鹤楼的壮观和历史意义,又体现出对这片土地的独特情怀。

赵翼

赵翼

赵翼(1727年(丁未年)~1814年(甲戌年)1月10日)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旋辞官,主讲安定书院。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 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