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有香气。
- 非所伦:不是能与之相比的。伦,比 。
- 缺缺徒:此处不知具体所指,推测“缺缺”形容那些见识短浅、浅薄之人 。
- 擢仙骨:擢,提拔、提升;仙骨,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可能意思是能让人提升精神境界变得超凡脱俗。
- 芝苗:灵芝的幼苗,在古代常被视为珍贵、祥瑞之物。
翻译
菖蒲香气清幽,仅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喜爱,它味道醇厚,不是其他花草可以相比的。为何那些浅薄无知的人,却反倒只把华丽的花朵看作最真实美好的东西。菖蒲的奇花难以见到,而且世间的人都忌讳它辛辣的味道。谁能借助菖蒲让人获得超凡脱俗的气质,真希望人们能像珍视芝苗一样珍视菖蒲。
赏析
这首诗以菖蒲为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对菖蒲高洁品质的赞赏。开篇“香清自足爱,味厚非所伦”,直接点明菖蒲因清香和醇厚的特质而值得喜爱,表明其与众不同,也暗示了菖蒲不依赖外表华丽取胜的品格。“如何缺缺徒,反以花为真”,诗人对那些只看重花朵表象的“缺缺徒”进行了批判,揭示了世俗之人的浅薄和片面的审美观念。
“花奇不可见,举世皆忌辛”则进一步深入描写菖蒲。菖蒲花朵罕见,人们还忌讳其辛辣气味,这不仅体现了菖蒲遭受冷落的处境,也仿佛映射出那些具有独特品质却不被世俗理解接受的人。
最后“谁将擢仙骨,愿比芝苗珍”,将菖蒲比作能让人超凡脱俗的仙草,表达出希望菖蒲能被人珍视的愿望。诗人借菖蒲自喻或期许世间能有更多真正珍视内在品质而非只看表象的人,整首诗托物言志,借菖蒲抒发了对世俗观念的不满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