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紫苏
赤日厚地裂,百草殆立枯。
朝雨应所至,虽微念胜无。
力难兴禾黍,可以成嘉蔬。
岁暮有此望,带经且亲锄。
今兹五月交,盛阳消已徂。
汲汲愧老圃,仲尼云不如。
养生寄空瓢,虽乏未可虚。
正以营一饮,形骸如此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日:烈日,红日。
- 厚地裂:大地干涸严重。
- 殆:几乎,差不多。
- 胜无:超过没有,意指哪怕微小也值得。
- 禾黍:泛指谷物,如稻、麦等。
- 嘉蔬:美味的蔬菜,此处指紫苏。
- 岁暮:年底,年末。
- 带经:带着经书,古代读书人常随身携带书籍。
- 亲锄:亲自耕作。
- 五月交:农历五月之初。
- 盛阳:酷热的太阳。
- 徂:过去,逝去。
- 愧老圃:惭愧自己不如老农。
- 仲尼:孔子的别称。
- 养生:保养身体。
- 空瓢:空的器皿,比喻简朴的生活。
- 劬:辛苦,劳累。
翻译
烈日炎炎,大地干裂,几乎所有的草木都快枯萎了。一场早晨的雨虽然微小,但它的滋润让我觉得比没有还要好。尽管无力恢复庄稼生长,但至少能让紫苏这样的蔬菜茁壮。到了年终,我仍怀有这样的期待,带着书籍,亲自耕作。现在五月初来,酷暑已经过去。看着老农们忙碌,我深感自己不如他们,感叹生活简朴也是一种养生之道。虽然物质匮乏,但我不会让它空虚,正因如此,我更要努力工作,只为了那一餐饱饮。这样的身心劳累,也是生活的常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酷暑下农民的艰辛生活,以及诗人对自然规律和朴素生活的深刻理解。诗人通过对比赤日下的百草枯萎与朝雨带来的生机,表达了对劳动和生活的热爱与尊重。尽管面临困难,诗人并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使年老,也要亲自劳作,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诗中的“养生寄空瓢”一句,寓含了对简单生活的崇尚,反映出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