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过吴德仁二首

· 刘挚
清门令德江南吴,三纪兰洲心自娱。 明时中林隐君子,蚤岁东门贤大夫。 老去笑谈惟玉麈,病馀风韵更冰壶。 世于出处罕无意,两忘未见斯人徒。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门令德:清廉高尚的门第,美德出众。
  • 江南吴:指江南地区,吴地。
  • 三纪:三十年,古代以十二年为一纪。
  • 兰洲:泛指美好的地方,也可能特指某个有兰花的地方。
  • 心自娱:内心自得其乐。
  • 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
  • 中林隐君子:指隐居在山林中的品德高尚之人。
  • 蚤岁:早年,年轻时。
  • 东门:借指贤士,源于《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中的“东门黄犬”典故。
  • 贤大夫:贤能的大夫。
  • 玉麈:玉柄麈尾,古代贵族或文人常用来拂尘,也象征高雅的谈吐。
  • 病馀:病后,身体康复之后。
  • 风韵:风采韵味,指人的气质和神韵。
  • 冰壶:比喻人的品格高洁如冰。
  • 出处:出仕和退隐,指人生的仕途和隐逸选择。
  • 斯人:此人,指吴德仁。

翻译

在江南吴地,一个清廉高尚的家族中,吴德仁度过了整整三十年,他的心灵在那片兰香之地找到了自我满足。在这个政通人和的时代,他如同一位隐居山林的君子,年轻时就展现出了贤能大夫的风范。随着岁月流逝,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谈笑间依然保持着那份玉一般纯净的高雅。病愈之后,他的风采韵味更是如同冰壶般清澈。对于世间的仕途进退,他似乎很少有所动心,这种超脱世俗的淡泊,很少有人能与之相比。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吴德仁的高尚品格和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描绘吴德仁的家世、生活环境以及他在不同阶段的为人处世,展现了他作为隐士和贤者的双重形象。"清门令德"与"明时中林隐君子"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他的道德操守。同时,诗中"玉麈"和"冰壶"的比喻,既赞美了吴德仁的风度,也象征了他纯洁无暇的人格。整首诗表达了对吴德仁人格魅力的高度赞扬,同时也寄寓了作者对恬淡生活的向往。

刘挚

刘挚

宋永静军东光人,字莘老。仁宗嘉祐中进士。以荐召试,补馆阁校勘。迁监察御史里行,屡上疏反对新法,谪监衡州盐仓。神宗元丰中除右司郎中,知滑州。哲宗立,召为吏部郎中,擢侍御史,劾新党并罢常平、免役法。拜尚书右丞,累迁右仆射。以言官劾其援引私党等,罢知郓州。哲宗亲政,连贬新州安置。有《忠肃集》。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