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蕊花

· 郑域
维扬后土庙琼花,安业唐昌宫玉蕊。 判然二物本不同,唤作一般良未是。 琼花雪白轻压枝,大率形模八仙耳。 山溪野路多见之,樵夫摧残如狝薙。 比之玉蕊似实非,金粟冰丝那有此。 花须中有碧胆瓶,别出珑璁高半指。 清馨静夜冲九天,招隐瑶台女仙子。 乘风跃马汗漫游,偷折繁香分月姊。 紫茎柘叶荼蘼条,少到寻常人眼底。 翰林内苑集贤阁,雨露承天近尺咫。 后生不识天上花,又把山矾轻比拟。 叶酸而涩供染黄,不著霜缣偏入纸。 江乡老少知此名,郑榐玚音无正字。 方言土谚随舌讹,乌马成焉固应尔。
拼音

所属合集

#玉蕊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维扬:扬州的别称。
  • 后土庙:庙宇名称。
  • 琼花:一种花。
  • 安业:地方名。
  • 唐昌宫:宫殿名称。
  • 玉蕊:一种花。
  • 判然:显然。
  • 大率:大概,大致。
  • 八仙:这里指其形状像八仙的某种特征。
  • 樵夫:砍柴的人。
  • 狝薙(xiǎn tì):铲除,割除。
  • 金粟:桂花的别名。
  • 冰丝:指冰蚕所吐的丝。
  • 碧胆瓶:一种形状的比喻。
  • 珑璁(lóng cōng):形容金属、玉石等撞击的声音。
  • 清馨:清香。
  • 九天:极高的天空。
  • 招隐:征召隐居者出仕。
  • 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月姊:指传说中的月宫仙女嫦娥。
  • 柘叶(zhè yè):柘树的叶子。
  • 荼蘼条:荼蘼的枝条。
  • 翰林内苑:翰林院和宫廷内的花园。
  • 集贤阁:古代的一种建筑。
  • 尺咫:很近的距离。
  • 山矾(fán):一种植物。
  • 叶酸:这里指某种植物含酸。
  • 染黄:把东西染成黄色。
  • 霜缣(jiān):洁白的绢。
  • 郑榐玚:应是指“郑域”。

翻译

扬州后土庙的琼花,安业唐昌宫的玉蕊。显然这两种东西根本不同,把它们称作一样实在不恰当。琼花雪白色轻轻压着树枝,大致形状类似八仙的某种样子。在山溪野路常见到它,常被樵夫像割除杂草一样摧残。与玉蕊相比好像是又不是,哪有金粟和冰丝这样的特质。花中还有像碧胆瓶的部分,另外突出珑璁样的高出半指。清香在静夜冲到高天,招来隐居在瑶台的女仙子。乘着风跃马尽情遨游,偷折繁茂的香气送给月中仙子。紫茎柘叶和荼蘼条,很少能进入平常人的眼里。在翰林内苑和集贤阁,雨露承受于天近在咫尺。后来的人不认识天上的花,又轻易把它和山矾相比拟。有酸而涩可供染黄,不用于白绢却偏偏用于纸。江乡的老人小孩知道这个名字,郑域这名字却没有正确的字。方言土谚随口讹传,把名字弄混也是理所当然的。

赏析

这首诗主要对琼花和玉蕊这两种花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与区分,强调它们的不同特征和独特之处。诗人详细描写了琼花的雪白及其独特形状,与玉蕊进行对比。同时还提到了琼花在野外常遭樵夫破坏的情况,以及它们在不同环境中的存在状态。诗中还描绘了玉蕊花的某些独特形态以及它的清香能够直冲九天,把美好的想象融入其中。也指出后人对这些花名的混淆和讹传。整体用词典雅,生动形象,既展现了对花的细腻观察,也蕴含着对自然和人文现象的思考。

郑域

宋三山人,字中卿,号松窗。孝宗淳熙十一年进士。曾通判池阳。宁宗庆元二年,从张贵谟使金。嘉定十三年,为行在诸司粮料院干办。有《燕谷剽闻》。 ► 25篇诗文

郑域的其他作品